古往今来,能达中境者不过三人,高境更是只存在于传说之中。传闻蜀山开派祖师已臻此境,早已以身化剑,融入蜀山山脉,使蜀山万古长青,剑脉绵延不绝。每逢蜀山有灭顶之灾,山中便会响起一声剑鸣,跨越时空,震慑万敌,此乃祖师剑韵显化,护佑门庭。
玄元剑仙之境,虽称终极,却非终点。剑途漫漫,如苍穹无垠,今日之巅峰,或许是明日之起点。当年有位剑仙曾言:“吾于九天斩过星辰,于九幽劈过阎罗,却发现最强的剑,不在手中,而在每个求道者的心中。”此言道尽剑经真意——剑是工具,是载体,真正不朽的,是那颗“以剑证道,以道护生”的赤子之心。
剑经补遗:剑劫与剑缘
《蜀山玄元剑经》之所以能传万世而不衰,不仅在于其功法玄妙,更在于其对“剑劫”与“剑缘”的深刻阐释,此二者,是剑修必经之坎,亦是进阶之梯。
剑劫者,非天降之罚,实乃己身之道劫。每境修行至圆满,皆会引动剑劫:第一境劫在“躁”,心魔引动贪快之念,使剑胎不稳;第二境劫在“刚”,肉身淬炼过甚,易生崩裂之危;第三境劫在“露”,剑气外显过盛,招惹强敌与天妒;第四境劫在“迷”,识海生幻,剑心易被魔染;第五境劫在“傲”,御空飞行后易生轻慢之心,轻视凡俗,偏离剑道;第六境劫在“杂”,剑意化形过繁,反失本真;第七境劫在“霸”,万剑归宗后易生掌控之欲,滥施剑威;第八境劫在“滞”,剑域自成后易困于己界,难以突破;第九境劫在“空”,身化剑后易失本心,沦为无情之器。
渡剑劫之法,无他,唯“守心”二字。心若磐石,自能抗躁;心含柔韧,自能克刚;心懂藏锋,自能避露;心明如镜,自能破迷;心谦如谷,自能去傲;心守本真,自能汰杂;心怀慈悲,自能化霸;心向天地,自能破滞;心藏苍生,自能填空。
剑缘者,乃剑修与剑、与人、与天地之缘。寻一柄契合己心的本命飞剑,是“剑缘”;遇一位能砥砺己道的对手,是“缘”;得一处助己突破的灵地,亦是“缘”。剑经有云:“缘来不拒,缘去不留,随缘起剑,随缘证道。”上古有剑仙遇一凡铁,感其有灵,以心血养百年,终成绝世神剑;亦有剑仙与魔尊重逢九世,每世皆生死相搏,最终竟于决战中同悟剑道真谛,共证玄元。
剑缘非强求可得,需以诚心待之,以道心感之。视剑如友,剑方能与己同心;视敌如镜,方能照见己身道缺;视天地如师,方能悟透剑之至理。
剑经结语
蜀山之巅,剑插云霄,玄元剑经,万古流传。
此经非为造就杀戮机器,而是要育就“以剑护道,以道承天”的真剑仙。从剑胎初蕴到玄元剑仙,九境修行,修的不仅是剑,更是心;炼的不仅是力,更是道。
剑在手中,可斩妖除魔;剑在心中,可断贪嗔痴念;剑在天地,可护宇宙秩序。
愿后世修剑者,持剑不骄,有锋不妄,守得住剑心,渡得过剑劫,惜得来剑缘,终能于九天之上,执玄元之剑,问苍茫大地,护万世生灵,让蜀山剑脉,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
此为《蜀山玄元剑经》全卷,藏于蜀山禁地“玄元阁”,非心术端正、根骨绝佳者,不得翻阅。违者,剑出无情。
喜欢万千功法录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万千功法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