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旧轮胎剪块皮贴在底下,走再多路也不怕磨破。
只要天气不糟,补得仔细些,撑个两三个月不成问题。
补完还能赶下午那场架!
反正家里这火药桶一点就着,迟早要炸,早吵晚吵都一样。
她补鞋归补鞋,心里早把待会儿要骂的词儿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谁说了什么难听话,她就得原样扔回去,半句都不能少。
路贵珍洗完碗,把油腻的抹布在水盆里涮了又涮。
直到水清了才拧干搭在竹竿上。
她也搬了个小板凳坐到旁边,从针线筐里翻出自己的小布鞋。
学着沈翠芬的样子,笨拙地穿针引线。
她的手指被磨得发红,针脚歪歪扭扭。
可她咬着牙坚持缝,一言不发。
娘俩谁也没搭理屋里李芳芳那断断续续的咒骂声。
那些话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
什么“白眼狼”“没良心的短命鬼”,听得耳朵都起茧了。
她们只管低头干活,一个补鞋,一个学缝。
阳光照在布面上,针线在指间穿梭。
被关在屋里的李芳芳,磨蹭了快一个小时,总算把挡门的杂物挪开了。
她先是把破木柜一点点推开,又费力地挪开那口装粮食的旧米缸。
最后还踩着个矮凳把横在门上的扁担拿下来。
额头上全是汗,衣服都湿了一大片。
门一开,她立马直奔茅房,看来是真憋坏了。
从早上闹腾到这会儿,又被关了这么久,肚子早就咕咕叫,脸色都发青了。
她几乎是跑过去的,脚下一滑差点摔在泥地里,也顾不上,推开门就钻了进去。
过了好一阵,她才慢吞吞从茅坑出来。
脸上那股急色总算消了些,可眉眼间的怒火却一点没减。
她拍拍屁股,抹了把额头的汗,站直了身子,眼神一冷,转身就去砸路中和、路中平的房门。
“咚!咚!咚!”
“你们两个还不赶紧起来找你爸去!”
李芳芳气得冲着俩孙子大骂。
“太阳都晒屁股了,还赖在床上当死猪!你们爹没了你们就不找了?他要是死在外头,你们还睡得着?!”
“刚才我叫了半天,你们是耳朵聋了还是装听不见?一个都不吭声!”
她气得浑身发抖,手指几乎戳到门缝里。
“老子平时一口热饭一口好菜地供着你们,天冷了给你们做棉袄,下雨了送伞接你们放学,到头来呢?一个个跟木头桩子似的,喊都喊不动!良心让狗吃了!”
她真快被气炸了。
平时她把这三个孙子当成心头肉,疼都疼不过来。
大孙子路中和发烧那回,她半夜背着他走五里路去卫生所,脚底磨出血泡都不吭一声。
二孙子路中平爱吃糖,她省下买盐的钱,偷偷给他买麦芽糖吃。
就连最小的路小妹,她天天抱着哄,生怕她摔着碰着。
可一到要紧关头,一个个比石头还冷,比木头还木!
叫他们找人,装睡。
叫他们说话,装聋。
叫他们动手,装死。
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她扯着嗓子喊了半天,没人搭理!
连只狗还会摇尾巴呢,他们连声“哎”都不给!
“哎哟,我爸又不是小孩,还能走丢不成?要找你自己去找啊!奶,你要真闲得慌,我去烧水,你煮点米糊,我都快饿瘫了!”
路中和翻了个白眼,满脸不耐地甩了甩手。
他斜靠在门框上,一手插进裤兜,另一只手不耐烦地摆了摆。
他声音拉得老长,带着几分讥讽。
路卫东都四十好几的人了,能出啥事?
他实在不明白,奶奶一大早发哪门子疯。
这大清早的,鸡刚打鸣,太阳还没完全爬上山头。
屋外的露水还挂在草尖上,就听见她咋咋呼呼地喊路卫东的名字。
路中和心里烦得很,只觉得她是故意找存在感。
其实李芳芳刚开始喊的时候,路中和跟路中平早就醒了。
他们俩本来窝在里屋的小床上,被窝还热乎着。
外面天色灰蒙蒙的,冷气从墙缝里钻进来,贴着脚脖子打转。
可听见奶奶的喊声,两人只是对视一眼,谁也没动。
但他们从窗缝里瞅了一眼,发现李芳芳没拿棍子,也没真的急事,干脆又钻回被窝接着睡。
窗纸上破了个小洞,路中平趴在那儿,眯着眼往外看。
见奶奶只是在院门口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手上空空如也,连根晾衣竿都没拿。
两人顿时松了口气。
只要没抄家伙,那就不是大事,还能继续赖床。
他们俩一直想不通,为啥沈翠芬拎只鸡回来,奶奶就说她把路卫东给杀了。
这事听着荒唐,可奶奶说得一本正经,嗓门扯得震天响。
连隔壁的狗都被惊得叫了两声。
当时沈翠芬刚从村外回来,手上提着只活蹦乱跳的母鸡。
羽毛还沾着露水,脚上泥点子都没擦干净。
李芳芳一见她,立马跳起来指着她鼻子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