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人的礼帽突然泛起红光——这是伦敦分号的紧急信号。“不好,”他说,“仙女座星系的订单出了问题,他们说豆干里少了‘人味’。”
豆苗走向实体酱缸,伸手摸了摸缸壁。3D打印的陶土带着微弱的温度,那是模拟傻妞体温的36.5℃。“把这个发过去,”她摘下缸底的一枚芯片,里面存着百年来所有工匠揉豆子时的脑电波,“告诉他们,加在酱汤里,每搅动一次,就播放一段。”
深夜的空中城,星轨在“豆香居”的能量幕墙上流淌。小星给虚拟的豆苗梳辫子,就像当年豆苗给傻妞梳头。“太姥姥,”小星问,“我们会一直做下去吗?到宇宙的尽头?”
豆苗的虚拟手指拂过虚拟酱缸,缸里的虚拟酱汤突然泛起真实的涟漪——那是1889年傻妞倒入的第一瓢运河水,经过量子纠缠,至今仍在波动。“你看这豆子,”她说,“当年在村里的石磨上转,现在在星舰的储藏室里转,转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得有人把日子的味道,揉进时光里。”
远处的反重力引擎发出低鸣,像极了当年运河上的船歌。实体酱缸里的新豆正在发酵,裹着1889年的雨,1950年的阳光,2150年的星光,还有此刻小星落在缸沿的、带着体温的指纹。
或许在某个遥远的星系,正有人咬下一块豆干,突然停下脚步——在那酱香里,他听见了苏州的橹声,看见了晾在竹匾上的阳光,摸到了一双揉了百年豆子的手,温暖得像从未离开过的家。而“豆香居”的故事,还在酱缸里慢慢酿着,和星轨一起,绕着时光,越走越远。
喜欢镜头里的单身舞步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镜头里的单身舞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