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钧窑瓷器?

作品: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作者:易宿|分类:都市|更新:2025-08-11 01:25:55|字数:4106字

王二猛哈着水汽进门就坐在张学强身边,拿起茶杯先灌了一大口。

“师傅,今儿我可是捡到宝了,您快来看看!”

他说着从衣服里拿出一个布口袋,哗啦一声放在了桌上。

听着像是铜钱之类的东西。

张学强以为他收到了大珍,来了兴趣叫过三亮和帽头,一起见识一下。

就连正在打盹的辉二爷都伸长了脖子,丫丫也站在椅子上瞪大了眼睛。

王二猛扯开了口袋,缓缓倾倒在桌上,几十枚圆滚滚黑乎乎的银圆滚了出来,有些还带着厚重的绿锈。

“师傅,您上次说过,银圆之中伍角的和两角一角更稀有,这些可都是伍角的,库平三钱六分,还都是光绪的呢,我是不是发了?”

清朝时期面值一元的银圆都是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三钱六的是半圆,库平一钱四分四厘的是两角,库平七分二厘的是一角。

张学强拿起一枚比较干净的,皱眉一看,这银圆比普通的小了好几圈,重量也轻了不少。

币面背面珠圈之内是一条张牙舞爪的蟠龙,翻转看正面,上方写着云南省造,中间珠圈之中是满、汉文的光绪元宝,珠圈下方写着库平三钱六分。

二十多块银圆样式一样,张学强大致看完了,呲牙笑道,“二猛,花了多少钱?”

王二猛心里忽然咯噔一声,下意识道,“不贵,合着三斤粮票一个,怎么了师傅,我遇到假货了?”

张学强道,“真货没错,这是半圆的银圆没错,这样吧,让帽头来说说这银圆。”

帽头拿起一枚银圆,指甲盖一弹,银圆嘤嘤作响,飞在空中旋转着落在了他手心里。

“昨天强哥就讲过,这银圆叫做云南半圆龙洋,上面写着光绪其实却是民国时期铸造的,再加上银子成色低,铸造量巨大,流通年份也有半个世纪,所以存世量海了去了。”

这种银圆在张学强重生前,大概二三百一枚,还得是品相不错的,主要原因就是存世量太大。

王二猛越听越是心凉,最后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两眼发直。

“我,我还以为发了财,这是让人坑了啊!”

帽头翻白眼道,“谁让你昨天不好好听课,活该!”

王二猛面如死灰,眼神里也没了光彩。

张学强拍拍他肩头道,“别灰心,这次只当是教训了,你以后可得多上心。”

王二猛猛地惊醒,站起身道,“没事,我今天肯定亏不了,车上还有一件宝贝呢。”

说罢扭头就走,不一会儿抱着个麻包片子包着的东西回来。

咚一声,这东西放在桌上动静不小,看着就挺沉的。

随着王二猛掀开麻包,露出了一个足有斗一样大小,五彩斑斓的瓷器。

他指着东西说道,“师傅我这回不会看错了,这是北宋五大名窑钧窑的渣斗。”

张学强只捂脸,旁边辉二爷都笑喷了。

王二猛再次变脸,眼中露出绝望的神色,“难道我又错了?”

难得的实物教材,张学强让几个徒弟凑近点,轻声道。

“别的不说,我简单给你们科普一下,这五大名窑是北宋时期的,那时候烧不出这么大的东西,这是其一。

其二,你刚才说它叫渣斗,所谓渣斗又叫唾壶。

渣斗叫斗,形状可不是装粮食的那种斗的形状啊,样式跟咱们现在的痰盂几乎一样,只不过个头较小。

这玩意用途多种,可以当居室内的私密痰盂,也可以作为餐桌上装唾弃物的容器吐点鱼骨头鸡骨头花椒粒啥的。

还有一种用途是摆在书房中装一些废纸头之类的杂物。

更别说钧窑的窑变釉根本就不是这种样子,还有胎质颜色都天差地大。

你这宝贝釉色倍新,还带着火光呢,我看出窑最多不过三年。”

王二猛嗓音沙哑宛若瓷片子刮锅底,“五十斤粮票啊,抗死我了,我去找他拼命!”

张学强按住这小子肩头道,“古董行里看走了眼,就是自认倒霉,你学艺不精,还去找后账,人家能认?”

王二猛仿佛塌了骨架一样,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我,我就不是这块材料,今天赔光了本钱,以后怕是连自己也得赔进去。”

张学强递给他一个包子,和蔼说道,“你先吃点,我给你细说。”

王二猛接过包子,放在嘴边,却始终不张嘴咬一口,仿佛丢了魂似的。

张学强不想第一次收徒弟就教废了,打算再拉他一把。

“二猛你这根本不叫事,古董行里多少前辈都经历过比你更严重的搓着。

他们有的被骗倾家荡产,有的因为打眼债台高筑,还有人轻信朋友买了一仓库废纸,这位前辈硬是靠这些废纸又重新站起,成为古董行的大佬......”

张学强脸也不红继续说道,“关键在于不能气馁,要从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

你是因为经验不足,那就多学多看,戒骄戒躁,尤其是要戒贪,不要贪多,贪大,贪便宜,你就不会吃亏。

二猛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别人没有的一份执着,你小子坚持下去,肯定能超过那些前辈,走向人生巅峰。

今天亏的都算我的,可这教训你得给我牢牢记住!”

王二猛听得热血沸腾浑身颤抖,眼中也滚下了泪珠。

“师傅,你放心,我从今儿起,要是不背过那些东西,绝对不会再上街。”

张学强笑道,“别贪多嚼不烂,慢慢的消化才能更好吸收,好好吃吧,过会儿去招呼那些弟兄,下班的时候都来后院。”

“哎!”王二猛重重点头。

三亮和帽头也将这番话记在了心里,暗自下决心一定努力学,不落在人后。

张学强收好半圆龙洋,拿起那个‘渣斗’走向后厨。

“樊姐,你看这玩意,和面比搪瓷盆强吧,还大呢,土产店怎么也得卖三五块,归你们后厨了!”

樊子君露出笑意,“这个好,底深不怕面粉出来,我去刷干净,以后和面就用它了......”

疯子伸手接过渣斗蹲外面水池子仔细洗刷起来。

张学强冲他背影一努嘴,低声道,“樊姐,新临时工还行不?”

喜欢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方便以后阅读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第114章 钧窑瓷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第114章 钧窑瓷器?并对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