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模糊线索

作品: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作者:易宿|分类:都市|更新:2025-08-11 01:25:37|字数:4300字

帽头立刻恶狠狠看向他,那眼神仿佛要穿他个千疮百孔。

张学强轻啐道,“看你这熊样,白天还说要是遇到这小子,你背后捅个三刀六洞呢,现在见到死的,都怕成这样!”

黄三一激灵,仿佛想起那夜被拍板砖的画面,瞬间一股怒气冲上脑顶门,胆子也大了。

“王八蛋,让你拍我!”他低吼一声,紧跑两步,一脚踹在了二地瓜胸口。

不等他踹第二脚,地上的二地瓜突然脑袋一歪,咕噜一声张嘴吐出一粒红色药丸,这才全身彻底松弛。

黄三眼中闪着惊恐之色,结结巴巴道,“我,我弄死的他?”

张学强差点笑喷,搭着黄三肩膀道,“三爷,他刚才可能还有一口气儿,你这一脚送他归西了。”

“我,我......”黄三只会说我了。

张学强气他刚才掉链子,故意调侃道,“别担心三爷,你这最多算误杀,七、八年就能出来。”

黄三腿一软一屁股坐地上,“张爷,您口下积德,我以后还得给您效犬马之劳呢,要是进去八年,这把老骨头怕是剩不下了!”

张学强给他一巴掌,“行了,怂样,起来干活!”

随着扑通两声,水面上涟漪阵阵,像是掉进去两块石头。

几个人将地上的残血也都用树枝杂草划拉到了水里。

芦苇荡中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帽头还想带走老六他们的自行车,张学强简单看了一下,两辆都是飞鸽,车上也没有什么值钱玩意,立刻就拒绝了,告诉他这车说不准是贼赃,还是别动为好。

这时候刚到后半夜,如果回家很可能还会遇到巡逻队,也只好去了黄三家。

黄三找出一件旧褂子,让帽头换下了沾着血的工作服。

帽头从怀里摸出一摞叮咚作响的东西,递在张学强面前。

“哥,你看!”

这是他从鬼市上踅摸来的,此刻才来得及献宝。

东西入手沉甸甸的,张学强打了个哈欠,强作精神,仔细一看,竟然都是银圆,足有五六块。

“呵,行啊帽头,甘肃版袁大头曲笔民!”张学强举起一块银圆,在灯光下散发着幽暗的银光。

黄三给二人倒了开水,揉着老眼道,“这袁大头看着这么丑,腮蛋子都鼓起来了,像是含着个枣,也是值钱的版本?”

“袁大头啊,只要是真的!”张学强笑道,“越丑越值钱!”

他指尖划着币面说道,“这甘肃版袁大头啊,看着就跟别的不一样。

袁世凯侧脸那一块儿,边齿有点歪歪扭扭的。

老袁的脸颊肉嘟嘟往下坠,下巴也圆滚滚的,像被人轻轻捏了一把似的。”

帽头插嘴道,“嗯,看着像是今天俺妈捏坏的包子,哈哈!”

黄三觉得他比的很形象,没忍住也笑了。

瞬间今天沉闷的气氛被一扫而光。

张学强笑着指向币面,“尤其是眼睛,眯得更厉害,透着股没睡醒的憨劲儿,连那胡子都显得松垮垮的,跟普通版的精神头完全不一样。

最显眼是‘中华民国’的‘民’字——那一竖折勾带个小弯儿,像没写直的毛笔字,透着股糙劲儿。”

帽头道,“哥,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学强道,“那会儿甘肃造币厂设备简陋,技术也跟不上官方造币厂的标准。

就拿模具来说,可能是用普通版模具翻铸时没做好,也可能是本地工匠手艺糙,改刻模具时走了样。

你看那民字带弯,头像肉乎乎没精神,边齿歪歪扭扭,其实都是模具精度不够、冲压力度不稳闹的。

加上当时甘肃缺优质钢模,用着用着模具磨损快,越铸越走形,反倒成了独一份的特色。

说白了,不是故意做不一样,是条件有限下的无心之失,结果歪打正着成了收藏界的稀罕货!”

黄三和帽头点头如同小鸡啄米,表情像是我终于学废了。

张学强又拿起一块带着龙形图案的银圆,“行,帽头你小子是寻宝猎犬嘛,怎么找到的都是好东西,这是开云版的北洋龙啊。”

帽头傻呵呵地笑道,“我见了这块银圆,记得那个册子上有照片,龙爪子指的那片云,是裂开的,就花五斤粮票买了,哥,没搞错吧?”

张学强拍着他肩头道,“没错,这就是开云版北洋龙,清代北洋造币厂的名誉品。

正常版本龙爪子这边的云是闭合的一朵,这很好辨认,但也说明你认真学了,否则根本就记不住。

它虽说不如曲笔民,可也算是好东西了!”

没想到今晚上帽头竟然找到了三块名誉品银圆,这不仅仅是学得仔细,还说明这小子和宝贝有缘分。

这就是不可多得的天赋,张学强肯定他以后还能找到更好的。

再翻看另外几块,发现都是普通的,但是品相都能算得上流通美品。

张学强道,“以后再遇上银圆,只要是国产的价格不离谱,你只管拿下。”

说着塞给帽头一小摞粮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方便以后阅读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第104章 模糊线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第104章 模糊线索并对重返1977:带着粮票去捡漏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