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皮是麦稻的醇香,和杂粮的配比刚好,面香浓浓。嚼着嚼着,满嘴掺了淀粉的甜。
而紧随其后的……
咸香软糯!
略显粗脆的某种青菜被牙齿咬碎。
“芹菜粉条?!”郑老又品了品,眼睛微亮,“这、这是炒菜,给包进包子里了?新鲜!这法子好!”
沈知行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点了点头。
“郑老好品味。是我们食堂的一位师傅琢磨出来的,想着早上能让工人们吃得更实在些。”
“都是应季的素什锦,都是头天晚上炒好馅料备着,早上包起来就快。”
一边说着,沈知行顿了顿:“我们面点师傅有副好手艺,面皮里掺了点杂粮还吃出白面味儿更多,吃着更香叶顶饱。”
郑建国满意地嗯了一声,又咬了一大口。
那炒过的芹菜依旧带着点爽脆,粉条吸饱了咸香的滋味,软糯入味。
裹在带着麦香和粗粮特有嚼劲的面皮里,朴实又熨帖,比光啃窝头就咸菜不知强了多少倍。
孟秘书终于艰难地咽下了嘴里的酱焖豆腐馅包子。
“我这是酱焖豆腐馅的。”
眼睛还盯着自己碗里剩下的那个,嘴里却忍不住开口了:“好!沈厂长,你们食堂里,有川城人?”
“川城?”
沈知行面露一丝疑惑。
“这倒没有。负责做包子的老周师傅是地道北城人,这炒菜馅的主意……”
他话未说尽,但眼底的笑意深了些许。
“是个小姑娘琢磨的。”
郑建国和孟秘书都未在意沈知行嘴里的小姑娘。
小孟只是嘀咕道:“我家老爷子说,只有川城才有这样的包子,不过种类少。多是本地菜做馅。”
“这么一改良,多合咱们北方人口味!”
郑建国也点点头:“沈厂长,你们这个食堂,确实办得不错。”
“中午的招待餐,我可等着了。”
沈知行低头笑笑:“郑老过奖了,都是分内事。”
“让工人们吃饱吃好,是食堂的本分。”
他抬眼,目光扫过茶几上吃得津津有味的几位。
最后目光落在郑建国脸上。
“中午的招待餐也备上了,都是咱们食堂做的家常口味,希望能合几位领导的口味。”
郑建国哈哈一笑,心情显然极好。
“好,好!沈厂长这么说,我可就等着了!家常菜好,实在!”
家常菜!
不愧是老友之子。
这踏实稳重的劲头,真是随根了。
不铺张、讲实在,面对视察也不卑不亢,不过分张扬显摆。
沈知行的作风,她是打心眼里欣赏。
吴天佑和孟胜利也连连点头附和。
只有坐在角落的高泽诚,默默地啃着手里第二个包子。
那酱焖豆腐馅确实咸香适口,粉条软糯,面皮扎实,可他心里却像堵了点什么东西。
看着沈知行在郑老面前从容应对,言谈举止间那份沉稳自信。
崭新的白衫。就连工厂的制服穿在他身上都板正精神。
再看看自己起了毛边的衬衫。
还有陪同教师的身份。
似乎接下来回学校的时候,不管怎么表现,也胜不过这位国营酒厂的厂长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
和隐隐的不甘悄然滋生。
他低下头,用力嚼着包子,仿佛要把那点不舒服的情绪也嚼碎了咽下去。
……
与此同时。
食堂里。
苏月还在紧锣密鼓的试菜。
就在这时,后门“哐当”一声被撞开。
苏月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手里提着个网兜。
里面装着几根蔫了吧唧的黄瓜,几个大小不一的青椒,还有一小块看着就柴巴巴的瘦肉。
她浪费了太多时间。
前几天都是早午班,轮到她值班的时候,只管早午饭。
没事的时候宁可坐着发呆。
有事的时候……也是忙完就走,一分钟都不多留。
好像工厂里有鬼撵她似的。
自然失去了试菜的机会。
“呼……累死我了!”苏月把网兜往旁边的空案板上一扔,抹了把额头上的汗。
也顾不上形象。
“菜市场好点的肉都没了,就抢到这么点!黄瓜和辣椒也蔫蔫的,凑合着用吧!”
苏月语气里带着点抱怨,眼神却不由自主地瞟向苏扶摇那边水灵灵的西红柿和饱满的豆芽,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凭什么苏扶摇就能使唤动蒋烨那个刺头去买好菜?
自己就只能买这些歪瓜裂枣?
苏扶摇闻声回头,目光扫过苏月买回来的“硬菜”食材。
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那肉的颜色和纹理,一看就不够新鲜,黄瓜也失了水汽。
青椒更是蔫头耷脑。
这要做硬菜……难度不小。
但她面上没露分毫,只平静地说:“回来了?时间不早了,赶紧准备吧。灶台给你空出来了。”
一边说着,苏扶摇指了指旁边一个收拾干净的单眼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