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息怒啊!”
太子朱标赶忙拉住朱元璋,开口劝道:
“陈先生乃非常人,此举定有深意!”
“是啊,皇上切莫动怒,以免伤了龙体。”
李善长也被吓了一跳,连忙安抚朱元璋的情绪。
要知道换作往常,朱元璋这么暴怒,那必定是要血流成河的,所以李善长的害怕不是装的。
“哼,咱倒是要看看他究竟能不能给一个说法,如若不能,咱会让他知道好歹!”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看起来稍稍冷静了不少,但是怒火明显没有消除,仍旧是一副怒火中烧的样子。
“先生,学生不想放假,还想要继续学习!”
朱雄英听完陈平给出的奖励后,哪怕已经两天没有好好休息了,还是坚定地开口说道。
“是啊,能跟着先生学习是吾等此生最大的幸事,而且我和侄儿也不是贪耍之人,岂能因为一点假期就耽搁学习治国之策呢?”
朱棣也是一万个不乐意,虽然他领悟的速度不如朱雄英这个侄儿,但是好歹也是有收获的。
而且跟着陈平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大胆的去问就行了,顶多就是被骂上两句,可是陈平传授的知识都是实打实的。
这样的好处,朱棣岂能看不见?
自然也是不想要休假的。
陈平不知道他距离成为现代世界的千万富翁只差“一步之遥”,眼看二人都不乐意放假,只能无奈地解释道:
“你们就算是不愿意放假我也没办法给你们讲课啊。”
“啊?为什么?”
朱雄英和朱棣闻言顿时慌了神。
朱元璋和朱标他们闻言更是心中一紧。
李善长在一旁看得莫名所以,不明白朱元璋他们为何这么紧张。
李善长才刚刚和陈平接触,殊不知在朱元璋他们这些人的眼中,陈平简直就是如同天上下凡的仙人。
如今陈平说讲不了课,他们下意识的就认为陈平可能是要离开大明,乃至于离开这片天地了。
至于诏狱能不能困住对方?
就听听对方讲的那些治国之策,那还不能知道对方是大有本事之人,如此强者,又怎能被凡人的监牢困住?
“你们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我的意思是说,不放假的话,我哪儿来的时间给你们撰写新的大明律啊!”
“你们给的改版大明律虽然不错,但是走向了新的误区。反正早晚要给,还不如趁现在先写出来。所以才要给你们放假,让我能安安静静地写书!”
陈平看着眼前的两个人慌慌张张的模样,十分无语地解释一番。
朱棣和朱雄英一听陈平不是要离开,这才放下心来,但很快又瞪大眼睛。
“撰写新的大明律?”
朱雄英诧异无比,怎么也没想到陈平给他们放假就是为了做这件事!
“那陈先生您是不走了吗?”朱棣意外地问道。
“废话,我他妈还能去哪儿?隔壁吗?”
陈平白了他一眼,不知道这个傻不愣登的朱棣为什么会问这句话。
朱棣闻言傻笑一声,却是对陈平的话半点也不相信,如此神通广大之人,小小诏狱岂能关得住他?
不得不说,朱棣在某方面还是和朱元璋有许多相似点的。
“行了,你们到底想不想放假啊?啰里啰嗦的。”
陈平不耐烦的说道。
“学生愿意!”
朱雄英和朱棣连连点头,当场就答应下来。
之前他们是不想停下学习的步伐,现在不一样。
陈平可是许诺给他们撰写新的大明律啊!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将大明律的错漏挑出来了,可既然是陈平出手,他们当然是要亲眼见识一番!
“新的大明律?哼,咱倒是要看看这新大明律有何巧妙之处,若是不如咱的大明律,他日咱定要好好耻笑一番!”
隔壁的朱元璋听到陈平的回答后也是不闹了,心中一喜,可嘴上还是没有半点服软。
“陈先生被关在诏狱这么久,撰写大明律一事又十分繁重,会不会让他太过劳累?”
李善长迟疑着问道。
他倒不是真的关心陈平,话里话外的意思是陈平真有这个本事做到一个人撰写整个大明律吗?
“韩国公就放心好了,整个大明,其他人不一定能做到,但是陈先生一定能行,他可是真正的神仙似的人物!”
太子朱标闻言极为推崇地开口说道。
李善长闻言也不好多说什么。
就这样一行人才刚来诏狱不久,又很快打道回府,各忙各的去了。
只留下陈平一个人在那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倒也不用担心诏狱之中条件差,现在只要陈平的要求不过分,诏狱内的狱卒和锦衣卫都会满足他。
……
时间晃晃而过。
不用去诏狱听课,朱元璋就每日和内阁们一起商量和处理政务,然而不久之后一堆来自江南的奏折就摆在朱元璋面前。
“启奏陛下,平阳一带出现饥荒,苏州府、松江府、扬州府、台州府海潮泛滥,如今民不聊生,急需朝廷伸出援手!”
李善长将最近江南一带发生的灾情一一禀告给了朱元璋。
“不必慌张,就按照此前陈平给的赈灾之法进行处理,确保灾情能尽快得到遏制!”
换作以往,这么多地方同时出现灾情足够让朱元璋头疼许久,但因为此前有陈平给出的赈灾之法,朱元璋只需要大手一挥下令即可。
“是,微臣遵命!”
李善长当即领命退下。
换作以往他或许还有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办法,可是在见识过陈平给出的种种赈灾之法后,李善长就没这方面的心思了。
原因也很简单,他想出来的办法,要么和陈平的赈灾之法重叠,要么就是压根不如对方的赈灾之法巧妙、有效。
不服不行啊!
对此李善长也只能感叹一声,同时也对陈平正在撰写的大明律越发感兴趣。
新的大明律,究竟会是什么样子?又真的会帮助大明兴盛吗?
与此同时,作为陈平认可的学生朱雄英,这段时间闲着没事,想起马皇后、徐妙云、吕氏她们一同建了一座布厂,索性也跟着过去帮忙,同时也是为了了解一下如今的织布行业。
与他同行的,还有三岁的妹妹江都郡主朱熙宁。
喜欢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