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作品: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作者:锅锅锅锅贴|分类:历史|更新:2025-07-22 09:48:55|字数:4130字

听到那句话,张景心头猛地一跳。

“小磊?莫非是沈小磊?”

他一边迟疑着开口,一边快步上前,伸手想要扶起那跪在地上的男人。

“正是……小磊他染上了肺炎。前几日回来后就一直发着高烧,咳得厉害……”

男人声音里带着哭腔,身子瘫软,任张景如何拉都拉不起来。

原来,他便是沈小磊的父亲沈碑。

“怎会如此……”张景面色凝重,却又有些疑惑。

他知道沈小磊并未随他们去沧州抗疫,可为何说才刚刚回来?又怎么会染上这病?

“去年疫情爆发的时候,他见你们去了沧州,便带着太医院里几个相熟的医官去了北边。”

沈碑喉结滚动着,声音也压得极低:

“我原想着他只在京城周遭行诊治病,不会有大碍,可谁料……偏偏就让他给染上了!”

他顿了顿,像是耗尽了全身力气,才挤出后面的话:

“他回来的时候已是肺炎晚期……前两日请庄院长来看,却说……”

“庄老说什么了?”

张景闻言心顿时沉了下去,心头扬起一丝不好的预感。

“说……怕就剩一两天了……”

沈碑的声音细若蚊蝇。

随即他猛地抬起头,那张泪流满面的脸上满是哀求:

“求求你了,张神医!救救我家小磊吧!我如今只能来找你了!”

张景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

“我和小磊本就是朋友,自当相助。伯父先起来,我去拿药箱,事不宜迟,这就去你府上。”

好不容易将沈碑扶起来,张景转身快步走进太医院。

他拎起药箱,又仔细检查了一遍里面的银针和草药,才跟着沈碑匆匆赶到了沈宅。

循着沈碑的指引,张景径直走进了沈小磊的卧房。

床榻上,沈小磊双目微闭,嘴唇白得像纸,脸上却已被烧得通红。

听到动静,他睫毛颤了颤,费力地睁开眼,本想开口说些什么,看清来人后,到了嘴边的话却戛然而止。

“你怎么来了……”

他的声音轻若游丝,刚说完便剧烈地咳嗽起来。

张景见状连忙上前按住他的肩膀,语气里带着急切:

“你这是怎么搞的?想要抗疫,与我们一同去沧州便是,为何要去那偏远的北边?”

“沧州需要你们,可那些地方的百姓呢?”

听到张景的话,沈小磊咳得稍稍缓了些,嘶哑着喉咙反问道。

每说一个字,他的喉咙里都像是有刀片在刮一样,眉头也紧皱起来。

张景看着他这副模样,心头一阵发酸。

他叹了口气便不再多言,而是从药箱里取出银针,凝神屏息开始行针。

可随着银针逐处落下,半个时辰转瞬即逝,张景的心却一点点沉了下去——

沈小磊额头的滚烫不仅丝毫未减,甚至在行诊途中又昏睡过去了几次。

“这是怎么回事?”

张景脸色凝重,伸手搭上沈小磊的腕脉,这才惊觉他如今的脉象微弱而紊乱。

竟与在沧州时苏承的状态一模一样!

也就是说……

他已是无力回天了。

想到这点后,张景双手顿时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他原想着凭自己的医术,总能搏出一线生机,却没想到……先前的绝望场景竟是又要重新上演。

就在他感到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时,却又看到沈小磊睁开了眼。

他望着张景,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笑:

“不必再费神为我医治了,我心里清楚,自己已经撑不了多久了。”

张景低下头,喉间像是堵着什么,说不出话。

但沈小磊却还有话想说,喘着气轻声问道:

“你知道我爹虽是翰林院学士,我却为何一直不喜欢文人吗?”

不等张景回应,他便自顾自说了下去,声音虚弱得像是风中残烛:

“因为我和他关系并不好。”

“十年前,我尚是年幼,娘却得了场怪病。”

“那个时候,我爹还是个刚进翰林院的小吏。家里人生了病,是没资格去太医院请医师的。”

“但父亲从外头请来的医馆郎中,个个都坦言治不好母亲的病,只说这症候唯有靠针灸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可那时候,会针灸的只有内院寥寥几个医官。”

“我爹身为文人,总把骨气看得重。”

“他拉不下脸面去求上司托关系寻大夫,只让娘多喝些汤药,说或许能好。”

“可娘的病恶化得快,等他终于抛开骨气求来了院里的医师,也已经晚了……”

“我娘最后还是死了。”

沈小磊的声音顿了顿,喉间涌上一阵痒意,随即又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

张景急忙俯下身替他顺气。

可等他抚上那滚烫而软厚的背脊后,手指却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自那以后,我便发誓要当医师,行医治病。”

“也再看不起我爹那样空有骨气,却置家人生死于不顾的文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方便以后阅读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第9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第96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并对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