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点。
随着天色逐渐亮起,两座破旧的小屋开始苏醒,说话声、水声、物品移动的嘎吱声逐渐变大。
洗漱完后,程妍仔细擦赶紧手,又把手放在被褥里,捂暖了才拿出来,小心谨慎地翻看叶秋借给她的笔记本。
汪莉莉一进来就看见程妍又在摆弄她那几本破书,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切,现在装什么好学,学得再好有什么用,还不是拿锄头的命!”
程妍翻书的手顿住,随即又装作没听到的样子,继续认真读书。
见她不搭理,汪莉莉火气更盛,故意摔摔打打,“还以为自己也是叶秋,能学出什么名堂,你做梦吧!”
除了对亲人予取予求外,程妍也不是个好性子,大声说:“我学习关你屁事,轮得到你叽叽歪歪,我又没耽误上工,该我做的工作也都做了,你少管闲事!”
汪莉莉是个欺软怕硬的,程妍态度强硬,她反而不敢说什么,撇嘴,嘟囔了几句话就摔门而出。
正在院子里的苏青被吓了一跳,回头看去,又被汪莉莉狠狠瞪了一眼。
程妍站在房间里,“苏知青,汪莉莉是在跟我闹脾气,连累你了。”
苏青愣了一会儿,“我倒没什么,早就习惯她的性格了,只是,你最近怎么突然开始看书了?”
程妍低头看了眼手上的笔记,“之前去找叶知青帮忙的时候,正遇上她在看书,就劝了我几句。我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反正乡下的日子每天都是这样,不如看会儿书,免得时间久了,前面几十年就白学了。”
“叶秋说的让你多看书?”苏青沉吟,“如果是她说的,那咱们还真可以听听,她这么聪明,总不会故意坑我们。”
之前叶秋不是没提过知青们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争取更好的待遇,但他扑腾一段时间后发现,他这十几年,学到的那点东西在乡下真用不上,还真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能走叶秋的那条路。
时间久了,被日复一日重复的工作磨灭了雄心壮志,心里只惦记今天能拿多少工分,能换多少粮食,至于别的,是真没有精力去思考。
程妍合上笔记本,把围巾戴上,这还是她入冬前找叶秋换了毛线,自己织的,除此之外,她还给自己的旧棉衣里续上了一些新棉花,屋里还有火炕,过上了下乡后最暖的一个冬天。
“我要去找叶秋给我讲几道题,再见。”
见她要出门,苏青连忙不好意思地叫住她,“麻烦你等会儿帮我问问,叶秋她的笔记本能不能也借给我看看,你们都进步了,我也不能落后太远。”
程妍的应答飘散在风里。
她到赵兰家时,院子的门敞开着,一眼就能看到坐在堂屋的叶秋几人。
程妍犹豫了会儿,才走进屋子。
叶秋正捧着一杯姜汤慢慢喝,见她进来,热情地给她倒了一杯,“闲着没事,我们正在研究姜茶要怎么煮才好喝,你试试,是不是比平时的好喝?”
程妍轻轻喝了一口,眼睛一亮,“甜的?”
“嗯,我在里面放了些冰糖和红枣,会不会更好喝一点?”
程妍,“放了冰糖和红枣,当然好喝。”
叶秋热情招呼,“好喝你就多喝点,祛祛寒气。”
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把其他姜汤都倒在一个罐子里密封。
程妍看叶秋围巾、帽子都戴上了,一看就是出门的样子,好奇道:“你要出去?”
叶秋嗯了一声,“有点事要出去一趟,你来找我有什么事?”
程妍连忙说:“我就是看书有几道题不太懂,想来问问,叶知青要是有事就去忙,不着急的。”
“曲彤正好也在学习,你们可以先讨论一下,要是还不能解决,那等我一会儿回来再给你们讲。”
“好,谢谢叶知青。”
把程妍交代给曲彤,叶秋才抱着一罐子姜汤出门。
她昨天才发现姜琼生病了,又倔强不肯去看医生,只让姜屹去拿了药。
见小姑娘咳嗽得实在可怜,叶秋就特意煮了姜汤带去给她,姜奶奶他们也可以喝一些,对身体好。
她到的时候,姜琼正可怜巴巴地窝在被褥里,只露出一张红扑扑的小脸,见她进屋,眼睛猛地亮起来,“叶秋姐姐,你来看我了?”
“对啊。”叶秋摸摸小姑娘的额头,确认不是发烧,才笑着回答:“我还给你带了姜汤,你等会儿可要多喝点。”
姜琼噘着嘴,有点不高兴,“我不喜欢姜的味道。”
姜屹一进屋就听到她的这句话,横了她一眼,没说话。
被大哥瞪了,小姑娘更不高兴了,嘴撅得更高,一场感冒,把她的小脾气都激发出来,平日里乖巧懂事,这时候也会有些无伤大雅的小脾气。
叶秋给她倒了一碗姜汤,哄道:“放心吧,我往里面加了冰糖喝红枣,味道不错,喝着比原本的姜汤好喝多了,你试试。”
虽然有些小任性,但是姜琼还是个懂事贴心的孩子,不会辜负别人的付出,接过姜汤,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着。
叶秋抬头看着姜屹,“我带了很多,你们一人喝一些,尤其是姜奶奶,年纪大了,更应该注意身体。”
接过暖呼呼的罐子,姜屹莞尔一笑,“谢谢。”
“不客气。”
“我有几道题不太会,能不能请教一下叶老师?”
叶秋犹豫,“可是家里还有程妍和曲彤她们在等我。”
姜屹不动声色,“曲彤的水平不错,应该能教人。”
叶秋一想,觉得也是,曲彤再怎么说,好歹也是大学毕业,简单题应该难不住她,于是就答应了姜屹的请求。
喜欢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七零知青她有的是力气和手段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