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鸡叫。
天还没亮。
鸡叫后就有狗叫。
接着牛马也被吵醒了。
还有鸟叫声,啾啾啾,叽叽叽,喳喳喳。
各种动物叫声像是一曲交响乐,形成一首雄壮的起床号。
勤劳的部落人陆陆续续的起床了。
接着就听到了奔跑的声音,听到了读书声。
除了成年人的读书声,还夹杂着幼童糯糯的读书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听到跑步的声音,啪啪啪,听到烧火的声音,啪嗒啪嗒,听到剁案板的声音,咚咚咚。
听到流水声,甚至听到了小草向上生长的声音。
周围的雪都化了,除了遥远的山顶。
一点一点的绿意弥漫了枯黄的草地。
阿七他们出去太久了。
出门还是寒冬,回来已经春天。
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
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
大家都很忙碌。
今日按照大儒姜太学的要求,要把他烧掉。
他觉得那是最好的一种归宿,尘归尘土归土。
肉身泯灭,灵魂永存。
死后经历焚烧,何尝不是一次新生的涅盘。
小七特意选了一个很大很结实的石罐。
师祖在世的时候身形高大,焚烧完应该骨灰也会比较多。
师祖喜欢宽敞的地方,装师祖骨灰的地方一定也要宽宽大大。
面对死亡,最初的情绪是悲伤,恐惧,慌张。
时间久了,就也慢慢接受,开始习惯,怀念。
点火,焚烧,万万人相送。
载歌载舞相送。
黄泉路上一定不孤单,听说申皇都先走了,师祖若是还想骂人,也是有机会的。
可以到了底下,骂个够了。
烧完,明正收敛尸骨,放入了罐子里。
把罐子摆在了部落最中间的一个高台的位置上。
这个位置,可以清楚的看蛮荒风景,看远处雪山,看无尽的草原,看日落,看部落里孩童奔逃,看牛马奔腾,小羊吃草。
放上去之前,小七在罐子外头,画了一个大大的笑脸。
师祖走了,师祖又没有走。
今后,师祖和他们同在。
……
好像也没有什么改变。
好像又改变了许多。
部落里多了很多文绉绉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以为会很难适应这里的。
结果却没有想到,遥远的北原蛮荒,居然是这样一个读书氛围浓厚的地方。
这里人人读书,甚至一个抱着婴孩喂奶的妇人,跟她说话,她都会蹦出一句诗词应答。
而且申国读书人过来并不觉得像是到了外地别国。
因为这里居然不止三千申国人。
甚至说任何地方的人来这里都不会觉得被排外,因为这里什么地方的人都有。
却又奇异的融合在一起,没有一点生涩感。
这部落里,居然还有熙国皇帝皇后太子,也如平常人一样。
他们甚至看到熙国皇后拿着斧头劈柴。
熙国太子在苦恼的背书。
他们已经不当皇上太子了,可是居然还能如此怡然自得。
这样一对比,他们原本也就是普通读书人,还有什么放不下呢。
就算有放不下的,忙碌起来也忘记了。
读书人在这片土地上大有可为,不再空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分配,很快的融入到了这个部落。
甚至无数读书人开始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感悟,作诗作词作文章。
吸引了更多人前来。
他们日子苦了,心灵却富裕了。
……
开荒了一个冬日,按照土里刨出来的闫先生教的办法,种子已经种下去,新芽慢慢生长,十分可喜。
如今需要有人专门放牧,把牛马羊赶的远远的,以免糟蹋了粮食。
小七今日领到了放牧的任务。
不是放羊,而是放马。
赶着一群马。
或许是从申国回来之后,给她放了一个小假吧。
众人发现了,小七有点不太开心。
小七的开心和不开心很明显。
倒不是她直白的表现在脸上,而是她有那种影响周围人的气场,她不开心,周围人似乎都开心不起来,气压都变低了,那只熊都小心翼翼的缩在角落。
她若是开心,院子里的粗脖子鸡都会昂首挺胸抬着头到处溜达,“锅大锅大”的叫。
是的,小七没有那么开心。
迎接回了师祖,同时她脑海里得到了一个非凡成就,太子为你弑父,违背人伦。奖励宿主万众归心体质,宿主的情绪会对周围人产生影响。”
小七不明白,为何会有这样的成就。
她一直把这个声音当做小伙伴。
就像是小姑娘都有一个布娃娃那样。
古代的牧羊女也允许有一个草娃娃。
她想着脑海里是她的草娃娃在鼓励她。
有时候会啼笑皆非,有时候总有好运降临。
她想每一个蛮荒人都有一个草娃娃,模样各种各样,就像是阿娘的草娃娃是一根柱子一样的长棍,高兴不高兴,都喜欢用棍子捅地上,扎出一个一个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