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婉凝认真地听着,不时轻轻点头,可眉头依旧微微皱起,眼中的担忧并未彻底消散。“叶老师,我明白您说的道理,可我还是怕自己做不好,怕辜负所有人的期望。从小到大,爸妈对我的期望都高得如同天上的星辰,他们盼着我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他们眼中,我是承载着家族希望的种子;老师和同学也都觉得我很优秀,对我寄予厚望,我要是做不好,他们得多失望啊,我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那种被众人期待又最终让他们落空的感觉,太让我难受了。”
叶瑾萱伸手,紧紧握住夏婉凝的手,目光坚定而炽热,仿佛两团燃烧的火焰,试图将力量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她:“婉凝,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你是为自己而绽放光芒呀。人生的剧本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只要你竭尽全力,做到问心无愧,就没有辜负自己。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无限的潜力,犹如夜空中尚未被发掘的璀璨星辰,每一颗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我坚信你有这个能力,一定能做得非常出色。你要相信自己,就像相信春天的花朵一定会绽放一样。”
辅导结束后,夏婉凝带着叶瑾萱的鼓励与建议,脚步略显沉重却又带着一丝坚定,缓缓离开。叶瑾萱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各种情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她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从临床医学跨考心理学的那段艰苦卓绝的历程,那时的她,同样面临着铺天盖地的质疑和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周围的人都大惑不解,为何她要放弃临床医学这个前景一片光明的专业,转而投身到一个全新且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领域。可她凭借着对心理学的炽热热爱与坚定不移的执着坚持,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历经无数的艰难险阻,才走到了现在。她暗自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经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夏婉凝,希望能给这个迷茫无助的女孩注入一股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让她在黑暗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几天后,阳光依旧灿烂得耀眼,如同无数细碎的金子洒落在大地上。夏婉凝如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心理咨询室。叶瑾萱微笑着迎接她,说道:“婉凝,今天我想给你讲讲我的故事。”她缓缓坐在沙发上,目光飘向远方,仿若穿越了时空的隧道,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我本科读的是临床医学,那时候,我一心想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每天不是在实验室里与各种精密仪器、冰冷标本打交道,在瓶瓶罐罐与数据之间忙碌穿梭;就是穿梭在病房之间,为病人仔细检查身体、认真记录病情,听着病人的呻吟与家属的叹息,忙得如同高速旋转的陀螺,连轴转个不停。可一次实习经历,如同命运的转折点,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我遇到一位抑郁症患者,他的身体经过各项细致入微的检查,并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可他却被心理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他常常把自己关在昏暗的房间里,不吃不喝,眼神里满是绝望,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只剩下无尽的黑暗。我看着他,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身体上的疾病或许能靠药物治疗,可心灵上的创伤,却需要心理学知识来治愈,那是一种能直击灵魂深处的力量,如同春风化雨,滋润干涸的心田。那一刻,我内心有个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呐喊,我要跨考心理学,我要去帮助更多像他这样在黑暗中苦苦挣扎的人,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与色彩。”叶瑾萱的声音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也点燃了夏婉凝心中那团即将熄灭的希望之火。
夏婉凝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敬佩与好奇,不禁问道:“叶老师,跨考肯定困难重重吧?您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
叶瑾萱感慨万千,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坚毅,恰似寒风中傲然挺立的松柏,无论风雪如何肆虐,都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太难了,婉凝。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和临床医学大相径庭,犹如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临床医学专注于身体机能的研究与治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探索,每一个数据、每一种症状都有迹可循;而心理学则侧重于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那里充满了无数的奥秘与未知。我要重新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从基础的心理学史,去探寻心理学发展的脉络,了解那些伟大先驱们的思想;到复杂的心理治疗方法,学习如何运用各种疗法帮助患者走出心灵困境,每一个知识点都要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起。身边的人也不理解,他们质疑我放弃临床医学是否明智,甚至有人冷嘲热讽,说我是在浪费时间,自讨苦吃,选择了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但我坚信这是我热爱的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为了实现目标,我制定了详细到每小时的学习计划,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如同上了发条的时钟,分秒必争。遇到难题,我就向老师同学虚心请教,哪怕面对他们疑惑的目光,我也从不退缩;甚至利用课余时间一头扎进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与文献中寻找答案,每一本翻开的书,都是我探索知识的脚步,从不轻言放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