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方面,杨启刚深有体会。
“其实我觉得你那里是一个好去处,这个镇子地处交通要塞,前后左右一共有四个时区,相互来往都需要穿过我们镇子,外来人多了,麻烦就会变得很多,我们现在手里有武器还能压得住,以后可就未必。
但我不能一个人做主,这件事情太大了,镇子毕竟不是我的,这里居民也不是我的附属品,明天一早我就开始征求他们的意见,如果超过半数想要去你那里生活,就立刻动身。”
杨启刚对家乡有责任感,有维护心,但不会把自己当做这里的主人。
所有的居民都是有自主人权的,他们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那如果他们不愿意离开呢?你会愿意跟我走吗?”
夏暖觉得如果统计下来,结果并不会很乐观,人们大多都还是管着眼前的,有地方住,有东西吃就不想动,这个镇子上的人都不到饥寒交迫的时刻,他们虽然也在生死存亡之际,但并没有被逼到绝境。
“那我就不走了,留在这里。”
“为什么?你不是觉得我那里很好吗?”
夏暖不能理解,家乡是很重要,但也不至于让杨启刚做到这份上吧。
她连忙追问,杨启刚笑着望向窗外,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思绪已经飘进了回忆之中。
“我小时候家里穷,穷的连饭都吃不上的那种,我妈是个寡妇,一个人带着我捡垃圾过活,后来有人看到我们娘俩过得太惨了,就帮我们申请了住房。
那个时候住房紧张,租房子要有钱,申请宿舍要有身份,无论哪条路我们都走不通。
我妈都跟我说,别抱太大希望,咱们不能给好心人添麻烦,再等两天,要是还没有结果,我们就自己离开,就在等待期间,有一个已经被分到房子工人,愿意把房子腾出来给我们住,还不收房租,那位工人要结婚了,家里的丈夫在之前就分到了一套房,她是后分到的,屋子刚好空出来,她心善,看我们可怜,就一直让我们住着。
我和我妈在那里住了十几年。和那位好心的阿姨当了十几年的邻居,我妈是个文盲,连字都不认识,即便是有地方住了,也找不到工作还是要捡垃圾维持生活,周围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婶看不过去,想尽办法帮我妈找出路。
后来他们发现我妈做饭的手艺好,就一家凑了点钱,让我妈开了个饭馆,饭馆的生意不错,我妈拿到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想把钱还给他们,可他们不要,非要让我妈送我去上学。
我上学的时间比所有的学生都晚,在一群小萝卜头之中,我这个大孩子看起来特别显眼,其实我挺讨厌上学的,因为我觉得和他们格格不入,我成绩也不好,根本就不是读书那块料,可我的老师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我,他察觉到了我心态不对的地方,时不时的就过来开导我,学习上有什么不会的,她都会及时给予我帮助。
我这一生一路走来,离不开他们的支持,离不开这些帮助过我的人,这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小镇子,与其说我爱的是我的家乡,倒不如说我爱的是这里的人,所以无论如何,我都会守着他们。”
杨启刚的眼神无比坚定。
他算得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无论是妈妈还是他,都接受了太多镇子上的人给予的好意和帮助。
老邻居虽然大部分在天灾来临之前就已经走了,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眼前。
现在确实人人都有难,每个人的日子都难过,他也同样如此。
但总不能因为日子难过,就失了原本的人情味。
从前老林去帮助他们母子俩的时候,日子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但他们还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尽力施以援手。
那种感觉是温暖的,他一定要把这个温暖,传承下去。
“好吧,那您先统计,之后的时间再说,如果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离开家乡,我们还是可以进行交易,反正你们这里距离我的庄园也不远,真挖到了金矿,我这里什么时候都能换粮食。”
夏暖虽然不能感同身受,但能理解,并且由衷的敬佩,眼前这个中年男人。
他的个子并不算高,身姿却极其伟岸。
这是一个良善之人,她喜欢良善的人。
夏暖挥了挥手,又掏出了不少物资。
“这些物资拿去给外面那些士兵加餐吧,忙过了一个晚上了,他们估计也又累又饿的。”
夏暖同样敬佩那些到现在还坚持自己心中的正义保家卫国的人。
白送物资,他们值得。
“都能过去的,一切都能好起来,年轻人日子还长呢,别总想着这个世界的残酷,也该接受一下美好,那我就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休息了。”
杨启刚站起身,严明站在他身后,看着地上的物资有些无措。
不知道要不要叫人进来搬东西。
最后还是杨启刚发话,他才将物资收下。
临走的时候,严明站着身子,朝夏暖行了一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