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辅佐下,三合帮的颓势渐止,局势重归稳固。
毕竟陶璋混入帮中,并非为了搅局,而是为了真心助彭启年壮大势力。
数月光阴转瞬即逝,陶璋已彻底融入三合帮,每日与彭启年称兄道弟,亲密得仿佛一体。
彭启丰新丧,陶璋的出现,恰好填补了他心中的空缺。
与此同时,搬迁至天门镇的百姓与势力日渐增多,小镇比往昔繁华了数倍,面积也在飞速向外扩张。
人口激增,让五元老团下属的各部门越发繁忙。
但镇上虽人多,却无人敢造次——五元老议事厅那场血腥杀戮仍历历在目,谁敢拿性命冒险?
那些闹事者的尸体至今还挂在镇外的木杆上,早已风干成了警示。
只要是从外面来到天门镇的人,必然能看到那些在风中晃悠的干尸。
可人口暴涨也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水源告急。
从前小镇人少,一口水井尚能勉强支撑;如今人丁兴旺,那口老井早已供不应求。
幸好元照及时出手,暂解了燃眉之急——她凭借感应天地之力的能力,寻到浅层地下水,让人在镇上又打了两口新井。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这绝非长久之计。
这日,五元老团齐聚议事厅,专议此事。
韩龙面色凝重:“照此情形,若天门镇人口持续增加,新打的两口井恐怕很快又会不够用。”
费敬大手一挥:“那就再打两口!”
潘凤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得轻巧。一地的地下水就那么多,若是水源不足,打再多井也是白费力气。”
“那你说怎么办?”费敬烦躁地反问。
俟斤浩然、潘凤、费敬、韩龙四人长叹一声,皆低头蹙眉,一时无计。
这时,元照忽然开口:“我有个提议,诸位不妨一听。”
俟斤浩然抬头:“元姑娘但说无妨。”
元照看向身旁的扶苏,扶苏心领神会,上前一步将一幅简易地图在桌上铺开。
“诸位请看。”元照站起身,指尖指向地图上一条粗重的线条。
俟斤浩然一眼便认出了那线条的含义:“那是……沧澜河?”
沧澜河发源于玉连山,横贯大草原,被誉为大萧的母亲河,一路奔腾向西,水势汹涌。而这条河,恰好有一段流经白玉城东北方向。
俟斤浩然出身大萧,自然不会不认得这条河流。
“正是。”元照点头,“我打算修建一条水渠,将沧澜河的水引入天门镇。一旦水渠落成,水源问题便再无后顾之忧。”
“元姑娘这是在开玩笑?”费敬满脸难以置信,“您知道沧澜河离天门镇有多远吗?修这样一条水渠,根本不可能!”
潘凤也附和道:“是啊元姑娘,这提议我们不是没想过,可实在太不现实。
且不说所需的人力财力,以我们几家的实力根本负担不起。
单说天门镇及周边的干旱地貌,就算引来了水,也会很快渗入泥沙,根本存不住啊。”
众人皆反对时,俟斤浩然却问道:“元姑娘既有此提议,想必已有详细计划?”
元照赞赏地看了他一眼,轻笑一声:“修这条水渠,对旁人或许是天方夜谭,但对我而言,绝非不可能。”
在场几人闻言,皆面露疑惑,不解她话中之意。
元照不再卖关子,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知诸位愿随我去镇外一趟吗?”
“愿同往。”四人齐声应道。
在元照的带领下,几人来到天门镇外一处人迹罕至的沙漠。
“诸位且看好了。”元照说着将双手按在地上,体内灵力如潮水般涌向地面。
众人随即惊见,脚下的黄沙竟如被无形之力牵引,飞速向两侧退开。
不过片刻,一道又深又宽的沟渠便赫然显现。
更令人称奇的是,沟渠的底部与两侧还在持续发生变化——松散的沙粒竟在灵力催动下逐渐凝结,最终化作平整坚实的石板。
“这……这……”费敬使劲揉了揉眼睛,瞪圆了双目满脸难以置信,“我莫不是瞧见了神迹?”
其他人的神情也与他如出一辙,尽是震撼。
此时,在元照灵力的加持下,一段由坚固石板构成的沟渠已然成型。
费敬狠狠揪了把自己的脸颊,喃喃道:“我没在做梦……”
潘凤蹲下身,伸手轻轻抚过沟渠边缘的石板,随即抬头望向元照,语气带着几分恍惚:“元姑娘,您莫不是天上下凡的仙女?”
“噗嗤——”元照被这话逗笑了,“我哪点像仙女?是杀人不眨眼的模样吗?”她笑意未减,抬手示意道,“诸位不妨试试这石板的坚固程度,看看水流进来会不会渗进地下。”
她也是近来修为精进,才能借土之力做到这般地步。
理论上,她甚至能凭灵力将沙子直接化为琉璃,只是先前试过几次,都因修为尚浅未能成功。
韩龙闻言,纵身跃入沟渠,用力在底部踩踏数下,石板却纹丝不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