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婆子一口答应下来,“那感情好。我在这儿先谢过江老板。”
江茉让鸢尾把礼品带下去,晚些和宋家送来的年礼放在一起。
想到宋家,她思绪飘了一下,宋嘉宁想来这个时候差不多该到京城了,不知路上是否顺利。
另一边,宋嘉宁已经低调地到了家门口。
马车缓缓停下,宋砚收了马鞭。
宋嘉宁从马车里跳下来,抬头是高大的皇宫大门。
门外早有人备了轿辇等着迎接,宫女太监分列两旁,最外面是侍卫,里三层外三层护着。
守在最前头的李公公,看到小公主回来,赶忙迎上去。
“哎哟咱的小公主嘞,您可算回来了,陛下都等好久了。”
贵妃娘娘和小公主回乡探望省亲,一走就是三两个月,急坏了陛下。
好不容易把人盼了回来,回来的却只有贵妃一人,小公主留在了江州。
陛下还和贵妃闹了好几天脾气,整日就待在自己宫里,后宫也不去。
好不容易两个人和好了,他就催着贵妃去叫小公主回来,白天催晚上催,把贵妃都给催烦了。
书信往江州去了几封,回信的都是宋砚,每次上面全是一样的四个大字:公主安好。
这可把陛下给愁坏了,头发都白了好几根,上朝脾气也大。
好不容易今日把小公主给催了回来,马上过年,心情看上去顺了些,天不亮就让李公公在皇宫门口守着,生怕错过了。
宋嘉宁也很高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和父皇娘亲分开这么久。
虽然有美食让她很高兴,但时间久了还是有点思念,马上就要见到父皇了,心里有点激动。
“我父皇呢?”
“陛下眼下应该在御书房看折子呢。小公主,您是先回寝宫梳洗一番,还是直接去御书房?”
陛下可是说了,等公主回宫,先让公主去找他的。
李公公只是客气一问,问完不等宋嘉宁回答,又添了句:“陛下等您都等坏了,不如先去御书房找陛下吧,陛下看到小公主肯定特别开心。”
宋嘉宁本来打算先回宫梳洗一番,听他这么说,歪头想了想:“也行,那就先去找父皇。”
离开了几个月,不知父皇的胡子有没有留起来。
李公公高兴应了一声,脸上都快笑出褶子了,看起来比宋嘉宁还要高兴。
天可怜见,身为在御前伺候的人,每天对着一个放冷气暴躁的女儿奴,有多么难做。
宋嘉宁上了轿子,转头对李公公说:“你不用跟着了,你派人把我马车里的东西都拿出来,送到我寝宫去。”
那些好吃的都是宝贝,等回头她好好仔细想一想,糕点和糖果要分给谁。
李公公应了声:“小公主,这就交给我啦,你放心去吧。”
李公公办事儿还是不错的,宋嘉宁安心坐着轿子走了。
李公公喊了几个宫女过来,上马车把宋嘉宁说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发现是一些糕点盒子,还有些礼盒和几坛酒。
盒子上刻着桃花的花样,还有桃源居的印记,不像是行李,倒像是从外头特意买回来的。
可这些东西宫里头都不缺啊。
盯着桃源居三个字,李公公忽然想起,前些日子自己奉了皇上的命令,去江州找沈大人传话,沈大人便是邀请自己去桃源居吃的饭。
那顿饭的味道他到现在还记着,可好吃了,鱼的酸甜,小酥肉的酥脆,豆腐的麻辣,可惜回来宫中之后再也吃不到了。
那家桃源居只是做菜,没见过任何糕点,甚至连酒都没有,应当和这不是同一家。
李公公没有多想,领着人慢吞吞往回走,准备先把这些东西给小公主送回去。
穿过长长的红墙,跨过不知道第多少道门,经过花园的时候,李公公碰到了正在散步聊天的皇帝和秦王。
李公公:“???”
不是,陛下怎么在御花园呢?小公主那头岂不是扑了空?
他上前给两位行礼。
皇帝看到李公公,皱起眉毛。
“不是说让你在宫门口守着吗?怎么跑到这儿来了?”
万一他的小宝贝回来了,没有人迎接,又给气走了,咋整?
眼见皇帝有发火的意思,李公公连忙解释:“陛下,公主殿下已经回来了。”
皇帝一听,又惊又喜:“那她人呢?”
“奴才以为陛下眼下在御书房,小公主已经先去御书房了。”
皇帝心里迫不及待想见到自己的小公主,只是秦王就在身边,他还要陪着,一时之间走不掉,顿时觉得这个秦王有点碍眼。
希望秦王识相一点,自己赶紧走。
不知是不是体会到了皇帝的心情,秦王思索着正要告退,李公公那边却出了变故。
李公公身后的宫女原本好好站着,冷不丁旁边突然钻出一只野猫,把她吓了一跳,人倒是没事,手中拎着的礼盒有一个掉在了地上。
盒子散开,一个陶瓷罐子咕噜噜滚了出来。
宫女吓得连忙跪在地上:“陛下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