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时代的旧船票

作品: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作者:春风笑我|分类:都市|更新:2025-07-15 14:31:41|字数:8514字

时代广场开业的盛况,像一场热烈的风暴,席卷了平江的每一个角落。

连续一个星期,这座崭新的商业综合体,都是整个县城唯一的话题中心。人们谈论着电影院里柔软的沙发,谈论着超市里没见过的洋货,谈论着书城里浩如烟海的书籍。

江彻的名字,再一次被赋予了新的光环。

如果说,之前的出口创汇,让他在政府和商界眼中分量大增,那么时代广场的落成,则让他彻底赢得了平江最广泛的民心。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更成了一个为这座城市带来欢乐与现代气息的“造梦者”。

然而,就在全城都为新地标的诞生而欢呼雀E跃时,一股萧瑟的寒风,正悄然吹过老城区的中心。

平江县百货公司。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国营商店,曾是平江几代人心中最繁华的所在。逢年过节,能到这里买上一块“的确良”布料,买上一瓶“友谊”雪花膏,是足以在邻里间炫耀许久的事情。

但现在,这座曾经的商业殿堂,已经暮气沉沉。

斑驳的外墙上,“为人民服务”五个红色大字已经褪色,墙角长出了青苔。推开那扇沉重的玻璃门,一股混合着灰尘和旧货的味道扑面而来。

偌大的商场里,灯光昏暗,只开了三分之一的灯管,显得格外冷清。货架上的商品稀稀拉拉,款式陈旧,许多商品包装上都落了一层薄薄的灰。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售货员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无精打采地聊着天,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

偶尔有顾客走进来,也大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转一圈,摇摇头,便空着手出去了。

时代广场的横空出世,像一柄重锤,给了这家本就风雨飘摇的老店,最致命的一击。

客流,被彻底吸干了。

……

县委书记办公室。

周正国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办公室里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像一块铁板。

他的对面,坐着县百货公司的经理王建国,一个五十出头,头发已经花白了大半的男人。

王建国的脸上,全是愁苦的皱纹,两只手局促地放在膝盖上,不停地搓着。

“周书记,您……您得给咱们想想办法啊!”王建国声音沙哑,带着哭腔,“上个月,公司的营业额,还不到五千块钱。别说盈利了,一百多个职工的工资,已经拖了两个月发不出来了!”

“现在时代广场一开,我们这边彻底没人了。仓库里积压的货,都快堆不下了。再这么下去,不出三个月,我们……我们就得关门倒闭了啊!”

周正国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将烟头按死在烟灰缸里。

“老王,你的难处,县里知道。”他的声音,也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百货公司是咱们县的老招牌,是咱们的脸面,县里也不想看着它就这么倒了。”

“可现在的情况,你也清楚。体制僵化,经营不善,商品跟不上时代……这些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周正国叹了口气,“县里也研究过,想搞改制,或者干脆找个有实力的企业,把它盘下来。可是……谁敢接这个烂摊子啊?”

一百多个正式职工,意味着一百多个家庭。背后还有上百个退休职工的养老问题。积压的库存,欠下的外债……这根本不是一个摊子,这是一个无底洞。

县里找过好几家国营厂子,人家一听这情况,头摇得像拨浪鼓。

也试探过一些冒头的个体户,那些人一听要负责所有职工的饭碗,更是直接吓跑了。

王建国听着,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去了,变得惨白。

他知道,周书记说的是实话。

平江百货公司,这艘航行了几十年的老船,如今船体破旧,千疮百孔,已经到了要沉没的边缘。而船上的一百多名船员,茫然四顾,却看不到任何可以停靠的港湾。

绝望,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的心。

……

江氏实业总部,顶层。

江彻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车水马龙的C区新城。他的目光,越过繁华的时代广场,投向了不远处,那栋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落寞的灰色建筑——平江百货公司。

钱斌刚刚向他汇报完这个“烂摊子”的情况。

“江总,我可听说了,县里现在为了百货公司的事,头都大了。王经理天天去政府门口堵门,就差没抱着周书记的腿哭了。”钱斌的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也带着一丝警惕。

“这块骨头,硬得很,谁啃谁崩牙。咱们可千万别往上凑。”

江彻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在他的记忆里,前世的平江百货公司,在苦苦挣扎了几年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职工下岗,资产被零敲碎打地变卖,那块位于老城中心最黄金的地皮,也在十几年后,被一个外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天价拍走。

而那些下岗的职工,很多人,后来的生活都过得十分艰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第103章 时代的旧船票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第103章 时代的旧船票并对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