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灯火通明

作品: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作者:春风笑我|分类:都市|更新:2025-07-08 12:42:01|字数:11244字

办公室里的气氛,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但这一次,不再是尴尬,而是一种温暖的,无声的流淌。

“对了,”江彻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指了指茶几上的那张地图,“你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个。”

他将话题,自然地,引到了工作上。

沈知微凑过去,目光落在那张地图上。

“这是……县里准备新开发的城区?”她看出了端倪。作为税务干部,她对县里的经济动向,同样敏感。

“没错。”江彻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充满了商人的精明和战略家的深邃。

“时代广场和机械厂盘活了老城区的商业和工业,县里的财政收入,今年翻了不止一倍。但是,老城区的格局太小,道路狭窄,基础设施老化,已经严重制约了下一步的发展。”

“所以,县里准备往东边,再造一个新城。”

他的手指,落在了地图上一个被红笔圈起来的,巨大的区域上。

上面标注着两个字:C区。

“这个C区,是未来新城的行政中心和商业中心。县政府,公安局,还有你们税务局,以后都会搬到这里来。”

江彻看着沈知微,缓缓说道:“这块地,我想要。”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透着一种“囊中之物”的笃定。

沈知微的心,再一次被震撼了。

当全县的个体户和小老板,还在为拥有一台BP机而沾沾自喜,为几百上千块的生意奔波劳碌时,这个男人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城市的未来,投向了这片能决定平江未来二十年格局的土地。

这就是差距。

云泥之别。

“可是……这么大一块地,还是未来的行政中心,县里……会同意卖给私人吗?”沈知微担忧地问道。在她固有的观念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前或许不会。”江彻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但现在,时代变了。”

“他们不但会卖,还会求着我来买。”

……

江彻的话,很快就应验了。

三天后,一则消息,通过县委办公室的红头文件,传遍了平江县所有的企事业单位。

——平江县人民政府,决定启动“城东新区”发展计划,并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新区的规划与建设。

消息的核心,直指那块代号为“C区”的黄金地块。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平江县,但凡手里有点资本,有点门路的人,都闻风而动。

谁都知道,拿下了C区,就等于拿到了未来平江县的头等舱船票。

一时间,县政府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县委招待所,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

一辆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轿车,停满了小小的院子。各种口音的“老板”“经理”,在招待所里进进出出,每个人都显得能量巨大,关系通天。

平江县,这片沉寂多年的土地,因为这块地,骤然变成了一个各方势力角逐的赛场。

城西,冯家老宅。

这是一座典型的晚清三进式院落,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在周围一片片的红砖楼房中,显得格外有底蕴,也格外孤傲。

冯家,是平江县真正的“地头蛇”。

从前清开米行开始,到民国时期的商会会长,再到解放后,子弟遍布县里各个要害部门。冯家的影响力,就像老宅院里那棵上百年的榕树,根须早已渗透了平江的每一寸土壤。

此刻,正堂里,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清癯,穿着一身黑色中式对襟褂子的老人,正端着一个紫砂茶壶,慢悠悠地品着茶。

他就是冯家的当代家主,冯敬山。

一个六十多岁,精神矍铄的年轻人,正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一丝焦虑和不忿。

他是冯敬山的长子,冯磊,现任县百货公司的副经理。

“爸,现在外面的人都快抢疯了!特别是那个从省城来的,姓梁的,听说他舅舅是省计委的领导,天天在县委书记面前晃悠,牛气得不行。”

“还有江彻那个泥腿子!他仗着搞了几个厂子,赚了点钱,现在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我听说,县里好几个领导,都私下里跟他接触过,对他那个什么‘江氏实业’,评价很高!”

冯磊越说越气:“这平江,什么时候轮到这些外来户和暴发户说话了?C区那块地,就在我们冯家祖产的旁边,理应由我们冯家来主导开发!”

冯敬山吹了吹茶杯里的热气,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急什么?”他慢悠悠地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你以为,建一座新城,是盖几间铺子那么简单吗?”

“钱,他们有。关系,那个姓梁的或许也有一点。”

“但是,这平江的人心,在谁那儿?”

冯敬山放下茶杯,抬起眼,浑浊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精光。

“那个姓梁的,不过是来捞一笔就走的过江龙。江彻,根基太浅,除了钱,他什么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方便以后阅读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第96章 灯火通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第96章 灯火通明并对重生1980:从万元户到商业帝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