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谁的青春不流汗

作品:一生走到老|作者:邢成义|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3 22:00:40|字数:6410字

夜幕降临时,BJ的街道依然弥漫着不安的气息。邢成义的手机在裤兜里不停震动,远在家乡的父母接连发来消息,字里行间满是担忧。他反复回复着“我没事“,手指却在发送键上悬停许久——此刻他更牵挂的,是那个震中的陌生城市,以及无数被困在废墟下的生命。

宿舍里,盛安突然把相机重重摔在桌上,金属撞击声惊得王晓一颤。“信号太差了!“他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我想联系在成都的摄影朋友,根本打不通!“镜头盖骨碌碌滚到邢成义脚边,他弯腰捡起时,摸到外壳上还残留着盛安掌心的汗渍。

康龙娟掐灭第七根香烟,烟头在泡面盒里滋滋作响。“我报名了明天的献血。“她盯着墙上的裂缝,那是地震时留下的新痕,“电视里说伤员急需用血,总不能干看着。“王晓默默从抽屉里翻出红丝带,仔细系在书包拉链上,这个动作让邢成义想起郭玉娟总爱在围裙上别卡通徽章的习惯。

凌晨三点,一场突如其来的余震让整栋宿舍楼再次摇晃。邢成义在黑暗中抓住床栏,听见走廊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向佳乐裹着被子冲进来,头发乱得像鸟窝:“成义哥!我梦见大楼塌了......“她的声音带着哭腔,让邢成义想起地震当天那个在传菜口差点摔倒的年轻服务员。

余震平息后,五个人挤在邢成义的床上。盛安用相机打着手电,光圈扫过王晓苍白的脸;康龙娟把最后一包辣条撕开,分给每个人半根;向佳乐小声哼着跑调的歌,试图打破死寂。邢成义突然开口:“你们说,汶川现在什么样了?“

这句话像块巨石投入深潭。黑暗中,盛安的声音带着哽咽:“我查过卫星地图,震中是山区,那些老房子......“他没说下去,所有人却都在脑海中勾勒出同样的画面——断裂的公路、倒塌的校舍、绝望的哭喊。王晓突然起身打开电脑,屏幕蓝光映出她红肿的眼睛,“我在志愿者论坛看到,有人组织捐旧衣物,咱们......“

“捐!“向佳乐跳起来,头撞到上铺床板,“我把新裙子捐了!“康龙娟翻了个白眼:“傻丫头,要捐实用的。“说着开始整理衣柜,把八成新的牛仔裤叠得整整齐齐。邢成义摸出压在箱底的旧毛衣,那是母亲去年寄来的,针脚细密得能看见线头。

天亮时,五个人带着大包小包站在酒店门口。向佳乐怀里抱着塞满衣物的编织袋,脖子上还挂着自制的募捐箱;盛安举着写有“为汶川祈福“的纸板,相机随时准备记录善款去向;王晓在给每个捐款者递感谢信,信纸边角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康龙娟则守在旁边,警惕地盯着试图插队的路人。

邢成义站在队伍最前端,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一辆辆满载物资的卡车从身边呼啸而过,车身上“抗震救灾“的红漆还未干透。他突然想起郭玉娟走前说的“活着就是希望“,此刻这句话在耳边回荡得格外清晰。当第一笔善款投入募捐箱时,他听见硬币清脆的响声,像是生命破土而出的声音。

此后的日子里,地下室的夜不再寂静。盛安开始整理震中照片集,镜头里既有废墟的惨烈,也有救援人员坚毅的脸庞;王晓每晚守在电脑前,统计物资捐赠明细;康龙娟跟着救援队学习急救知识,绷带在她指尖翻飞成希望的结;向佳乐发动整个传菜部收集易拉罐,说要熔成爱心送往灾区。

邢成义依旧穿梭在酒店的走廊,但托盘里多了份特殊的“菜品“——每次传菜时,他都会向客人讲述汶川的故事。有人放下百元钞票不要找零,有人当场脱下外套捐出,更多人红着眼眶说“辛苦了“。这些温暖的瞬间,让他在疲惫时总能想起广场上默哀的场景,那是十三亿人心痛的共鸣,也是十三亿人希望的汇聚。

一个月后的傍晚,邢成义收到匿名包裹。拆开褪色的布包,里面是块带着泥土的羌绣手帕,绣着歪歪扭扭的“谢谢“。夕阳透过地下室的小窗洒进来,照亮手帕上的针脚,也照亮了他湿润的眼眶。远处传来防空警报的试鸣,不再是悲伤的呜咽,而是新生的号角。

喜欢一生走到老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一生走到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生走到老》,方便以后阅读一生走到老第九十一章 谁的青春不流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生走到老第九十一章 谁的青春不流汗并对一生走到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