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家住的是5号楼,楼的正西边百米处有个全木修建的小亭子,面积约九十平方,亭子上有四把长椅,供人休闲时坐坐,下雨、下雪天避避雨雪。刘峰每天早上散步结束后,就到亭子上活动活动筋骨,下下腰,做做俯卧撑,踮踮脚,做些深呼吸,打打太极拳,做做手指操等。全套运动结束后,感觉浑身都充满着朝气和力量,神清气爽。小区健身器材设施很齐全,周围晨练的人很多,打篮球的、玩单杠的、打太极拳的、跳健身操的。有人说,打打太极拳不错,也有的说打打篮球也很好,刘峰听到议论声说,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运动方式才是最好的,这就像婚姻、像穿鞋子。小亭子上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退休老人在此小聚,有湖北的、江苏、浙江、河南、山东的等等,更多的是安徽的,其中安庆和阜阳的居多。有机关干部退休的、有医生、大学老师、教授、企业家等,大家无所不谈,从人生、社会、生活、养生、医疗、子女教育等,非常的热闹。讨论、评论而不争论,都把自己认为的养生宝典和人生智慧,提供给大家分享,氛围既热烈而又和谐,其乐融融。有时刘峰在想,大家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思维维度不同、认知水平不一,也可以说圈层不同,但都能畅所欲言,相互交流,无所顾忌,也是件快事,或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也是文化的包容性吧。
刘峰对大家每天谈论的焦点,经过梳理分析和归纳,最为关心,较为集中的,是当前的教育、医疗、房价和养老问题。大家共同的统一的认识是,教育是立国之本,只有教育强,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永久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都盼望着何时才能实现大学教育普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医疗问题何时能够实施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诊疗,所有医生全部纳入公务员管理,护士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绝对不允许开处方提成,逐步实现全民医保,而不是全民参保,这才真正是人民群众所期盼的。关于房价问题,大家也就没有过多的话语,因为这些退休的老人都不需要再考虑买房子的问题了,只想着如何把身体养好,把精神养好,多活几年,尽量少生病或不生病,少给儿女带来麻烦和负担,愉快地度过属于自己的晚年。养老问题,大家共同的意见,国家每年根据物价上涨水平,适时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以保障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有一位大学退休的教授在聊起家庭教育,以及与子女相处等人生经验时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刘峰感觉老教授在讲老子的道德经内容,问老教授学的是什么专业,老教授说,年轻的时候所学专业有好杂,但后来的专业重点是哲学。那你一定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了?刘峰问教授。教授笑了笑说,这个命题,是个千古以来很多哲人乃至圣贤都没有回答好的问题。这时,刘峰叹了口气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来非我所想,去非我所愿。珍惜当下吧,朋友!你是学什么的,原来从事什么行业的,教授转身面对刘峰问。刘峰笑了笑说,机关的普通工作人员,所学的专业吗,社会学。教授问刘峰对国学儒释道可了解,刘峰略作停顿,思考下说略知一二。于是,教授移步到刘峰面前,要和刘峰单独探讨释迦摩尼、老子和孔子。他们就儒释道各家的思想精髓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当说到一阴一阳之谓道时,就聊到了无极、太极、四象和八卦问题,偶尔也涉及易经文化,他们聊的很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其探讨的重点,是我们对当前的文化思潮、人们的价值取向、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等问题;并就如何治世、治身和治心的问题;用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理论和佛教文化,阐释人类生与死的问题等等,逐一进行了探索,既有广度也有深度,但都没有良方和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聊天知道教授姓张,退休前是某所大学的哲学系教授,老家是浙江嘉定人,长我两岁,退休后和老伴定居在省城滨湖养老,偶尔也帮儿女接送孙子上学。每天早晨闲聊时间都很短暂,但大家讨论的都非常融洽。当大家都要散去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说上一句,明天见。就这么一个不需要提前通知,也不需要刻意安排,短暂的、临时的小聚,给大家带来许多信息交流与分享,习惯的认同和文化的碰撞,还有很多的期待和无限的想象。
刘峰家住的是5号楼,位于整个小区的东南方位,位居庐州大道与福州路交口,可谓观景楼。从风水的角度讲,是上风上水,古有紫气东来之说。刘峰家在三十层,视野宽广,阳光充足,透风性好,且阳台很大,足有十三平米。刘峰每天晨练回来,习惯性地到阳台上,轻轻推开玻璃窗,看看东方日出,霞光普照,享受清风拂面,好不快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