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三兽,就在这诡异而安静的氛围中,踏入了授业殿。
殿内空间极大,足以容纳数百人。地面铺着打磨光滑的青石,光可鉴人。两侧矗立着巨大的石柱,柱身上雕刻着持剑舞动的模糊人影,透着一股古朴的剑意。最前方是一座高出地面尺许的石台,台上空空如也,授课长老尚未到来。
殿内已有百余名弟子盘膝坐在蒲团上,大多安静肃穆。欧阳奚旺的入场,再次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无数道目光投射过来,带着与殿外如出一辙的复杂情绪。
他扫了一眼,发现前排的蒲团基本已被占据,便径直走向最后方角落一个无人问津的蒲团。小金庞大的身躯无法入内,便安静地伏卧在殿门口巨大的石阶旁,如同门神。小呆毛和墨星则跟着欧阳奚旺进入了殿内。
他学着别人的样子,盘膝坐在冰冷的蒲团上,将背上的剑解下,横放在膝前。那粗糙的木鞘在周围清一色的精钢或皮质剑鞘中,显得格外扎眼。小呆毛好奇地落在剑鞘上,用小爪子扒拉着上面的木纹。墨星则从藤囊里钻出半个身子,趴在蒲团边缘,继续警惕地打量四周,嘴里的藤蔓成了它最好的安慰物。
周围的弟子们纷纷侧目,看着这一人两兽的奇怪组合,窃窃私语声再起。欧阳奚旺充耳不闻,只是专注地看着膝前的木鞘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缠着的粗糙麻绳,似乎在安抚剑鞘里那柄不安分的“凶兽”。
不多时,一股沉凝如岳的气息自殿外传来。所有的窃窃私语瞬间消失,殿内落针可闻。
一位身着藏青色长老服饰的老者,缓步走上石台。老者面容清癯,须发皆白,但身形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隼,开阖间精光四射,仿佛蕴藏着无数柄未出鞘的利剑。他并未刻意释放威压,但那股经年累月浸淫剑道所养成的锋锐气质,已让殿内所有弟子感到呼吸微窒,心生敬畏。正是负责外门基础剑道理论课的传功长老——李长老。
李长老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台下弟子。当他的视线掠过最后方角落那个盘膝而坐、身边还蹲着一只红毛小鸟和一只叼着“树根”的小黑兽的野性少年时,锐利的眸子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刹那,随即若无其事地移开。
“肃静。”李长老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今日,讲‘剑理’。”
他并未多言,直接切入主题。抬手,并指如剑,凌空虚划!
嗤!
一道凝练如实质的淡青色剑气,自他指尖吞吐而出,在石台上空灵动地游走!剑气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最精妙的画笔,在空中勾勒出一个个持剑的人形光影,光影动作清晰连贯,赫然是最基础的握剑、站桩、直刺、劈砍、格挡、撩扫等动作!
“剑者,百兵之君,凶器之帅。”李长老的声音随着光影的演示,沉缓而有力,“握剑,非握死物,乃握己身之延伸!五指如扣,掌心含虚,腕、肘、肩、腰、脊、足,六合贯通,力由地起,发于脊,导于肩,贯于臂,凝于腕,聚于剑尖!”
光影中的人形,握剑姿势标准而稳固,手臂与剑身几乎成一条直线,整个人如同绷紧的弓弦,充满了力量感。每一次直刺,都如毒蛇吐信,迅疾精准;每一次劈砍,都似山岳倾颓,势大力沉;格挡时稳如磐石,撩扫时灵动如风。
“意守剑尖,心无旁骛!剑动则神随,剑静则意凝!气沉丹田,呼吸绵长,引天地灵气,入体淬炼,化精纯剑气,流转经脉,蕴养剑器,反哺己身!”
光影人形的动作越来越快,渐渐带起道道残影,剑光霍霍,仿佛有风雷之声隐隐响起。每一次挥剑,都隐隐与呼吸、与体内流转的“气”相合,充满了某种独特的韵律感。
台下弟子们看得如痴如醉,大气不敢出,拼命记忆着光影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体会着长老口中蕴含的剑道至理。这才是正统的剑道!与他们私下里胡乱比划的野路子,天壤之别!
然而,在殿角的欧阳奚旺,此刻却眉头紧锁,星辰般的眸子里充满了困惑和…憋屈!
他看着石台上那光影人形一丝不苟、规规矩矩的动作,听着李长老口中那些“六合贯通”、“意守剑尖”、“气沉丹田”的玄奥口诀,只觉得浑身难受!像被无数根无形的绳索捆住了手脚!
握剑?那光影握剑的姿势,在他眼里僵硬得像根木头!祖森里搏杀,谁管你五指怎么扣?掌心含不含虚?抓住,握紧,能捅穿猎物喉咙就行!
站桩?那所谓的“六合贯通”,站着不动像个桩子,不是等着被凶兽扑倒吗?在祖森,脚步要像风一样快,要随时能跳能滚能扑!
直刺?要那么笔直干嘛?能扎进要害不就行了?有时候绕个弯,从刁钻角度捅进去,效果更好!
劈砍?力气大,速度快,劈下去就完了!哪用管什么“发于脊,导于肩”?他每次全力劈砍铁棘木,力气都是全身一起爆发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