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 芝麻筛分的布朗运动
冀州平原的晨雾还未散尽,孙玺儿家的院子里已飘来阵阵芝麻香。奶奶正将晒干的芝麻倒在竹筛上,陈大壮和周冬冬蹲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孙玺儿调试那个自制的振动装置——用废弃的闹钟零件和木板组装而成,简陋却透着精巧。
"冀中老辈说,筛净芝麻榨'开学油',学业才能纯粹。"奶奶边说边用木杵轻敲竹筛,"但咱玺儿说,这里头藏着大学问。"孙玺儿戴着爷爷的老花镜,拿着量角器仔细测量竹筛倾角:"55°,黄金分割角度!"她兴奋地解释,"这个角度能让杂质分离效率达到89%!"
陈大壮立即掏出草纸,快速记录数据:"那是不是就像解数学题,找到最佳角度就像找到答案?"周冬冬则举着秒表,专注地计算芝麻下落的频率:"2.1Hz!和公式算的一样!"三人的讨论声吸引了隔壁的王婶,她探着头笑道:"哟,这筛芝麻还能筛出个诺贝尔奖?"
午后的阳光变得慵懒,孙玺儿带着两人在树荫下写作业。陈大壮对着物理题抓耳挠腮:"这自由落体咋算啊?"孙玺儿随手捡起一片树叶:"就像刚才筛芝麻,物体下落也有规律。"她用树枝在地上画出公式,周冬冬则在一旁补充:"就像蟋蟀的叫声,都是可以用数学描述的!"
傍晚时分,竹筛里的芝麻已筛得干干净净。孙玺儿看着泛着油光的芝麻,突然灵感乍现:"这些芝麻的运动,和纳米颗粒在流体里的运动是不是很像?"她转头对陈大壮说:"下次我们试试用这个思路,解解大学的流体力学题!"
9月6日 《诗经》流体的纳维-斯托克斯解
教室里,语文老师正在讲解《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孙玺儿突然举手:"老师,枣子下落的过程,其实可以用物理公式算出来!"说着,她快步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公式:
$$ \rho_{\text{枣}} g - \rho_{\text{空}} g - \frac{1}{2} C_d \rho_{\text{空}} A v^2 = m \frac{dv}{dt} $$
同学们都看傻了眼,陈大壮和周冬冬却兴奋地跟着推导。课后,孙玺儿在梧桐树下给两人辅导作业:"看,这个枣子下落的公式,和你们的自由落体题本质是一样的。"她捡起一颗石子抛向空中,"记住,所有的运动,都逃不过物理定律。"
周冬冬认真地记下笔记,陈大壮则反复念叨着新学的英语术语:"Stokes' law...斯托克斯定律,原来古诗里也藏着这么多科学!"夕阳西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仿佛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知识传奇。
9月7日 黎曼流形的蒴果折叠
燕山大学的阶梯教室里,议论声此起彼伏。当校长领着孙玺儿走进教室时,后排几个男生忍不住笑出声:"初中生来讲广义相对论?这不是开玩笑吧?"孙玺儿却不慌不忙,放下书包,轻轻擦了擦黑板。
"哪位同学愿意挑战一下?"她微笑着看向台下,"计算黎曼曲率张量缩并 R = g^{\muu} R_{\muu} ?"教室里突然安静下来,几个跃跃欲试的学生拿起笔,却又皱着眉头放下。孙玺儿拿起粉笔,行云流水般默写出 Schwarzschild度规:
$$ ds^2 = -\left(1-\frac{2GM}{c^2 r}\right)dt^2 + \frac{dr^2}{1-\frac{2GM}{c^2 r}} + r^2 d\Omega^2 $$
粉笔敲击黑板的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格外清晰。
"现在,我们用芝麻蒴果来模拟宇宙弦。"孙玺儿变魔术般拿出几颗蒴果,"8:13的螺旋排列,黄金角137.5°,这和Calabi-Yau流形的欧拉示性数密切相关。"投影仪亮起,展示着蒴果的扫描电镜图,六边形胞腔的分形结构让所有人惊叹。
课间休息时,孙玺儿主动走向刚才嘲笑她的男生:"同学,你知道大学食堂的葱油饼厚度和脆度有什么关系吗?"男生愣住了,孙玺儿笑着推导起断裂力学公式:" \sigma_{\text{脆}} \propto h^{-1/2} ,厚度越薄,越容易脆裂。"
下课铃响,教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声压级计显示110dB。几个学生追着孙玺儿问问题:"孙同学,虫洞的熵增怎么计算?蒴果的分形结构能应用到量子计算机吗?"孙玺儿一一耐心解答,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仿佛给这个小小的身影镀上了一层神性的光辉。
9月8日 蟋声谱的量子化教学
生物课上,孙玺儿带着同学们录制蟋蟀的叫声。"大家看,这小小的蟋蟀,叫声里也藏着量子力学的秘密。"她将声纹图投在屏幕上,"基频4.8kHz,根据普朗克公式 E = h u ,我们可以算出声子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