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 五年级的拓扑裂变
清晨,校园里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阳光洒在地面,反射出细碎的光芒。孙玺儿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蓝色棉袄,背着用碎布拼接的书包,紧紧跟在班主任身后。班主任面带微笑,步伐轻快,领着孙玺儿走向五年级的教室。一路上,孙玺儿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既期待又有些紧张。
来到教室门口,班主任轻轻敲了敲门,随后推开了教室的门。教室里原本有些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门口。班主任走上讲台,清了清嗓子,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她叫孙玺儿。孙玺儿同学非常优秀,经过学校的综合评估,决定让她跳级到我们五年级。大家欢迎新同学!”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掌声,孙玺儿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她的双手微微有些颤抖,紧紧捏着衣角,但眼神却坚定而明亮。“大家好,我是孙玺儿。我喜欢数学,喜欢探索数学里的各种奥秘,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孙玺儿的声音清脆,带着一丝紧张后的坚定。
有同学小声议论起来:“跳级啊,她真的很厉害吗?”“看起来瘦瘦小小的,能跟得上我们的课程吗?”孙玺儿听到这些议论,微微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这时,班长林雪站了起来,微笑着说:“欢迎孙玺儿同学,希望你在我们班能开心学习。以后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我。”孙玺儿感激地看了林雪一眼,点了点头。
班主任安排孙玺儿坐在靠窗的空位上。孙玺儿刚坐下,就注意到黑板上挂着未擦净的冰晶函数图,心中涌起一股熟悉的亲切感。
数学课上,林雪站在讲台上,目光扫视着全班同学,最后落在了孙玺儿身上,提问道:“如何用冰锥长度验证勾股定理?”孙玺儿眼睛一亮,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取三根冰锥,长度比为3:4:5,融化后水体积平方和验证!”
林雪微微一愣,示意孙玺儿上台演示。孙玺儿快步走上讲台,从书包里掏出三根大小不一的冰锥,又拿出一个小铁盒,将冰锥放在铁盒里,然后把铁盒放在暖气片上。随着冰锥慢慢融化,水渍在讲台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直角三角形。
林雪看着这一幕,瞳孔地震,原本准备好的“标准答案”突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她偷偷地将手中的纸张撕碎,心中对眼前这个跳级的小女孩充满了惊讶与好奇。
下课后,英语课代表苏晴走了过来,她的头发扎成两个马尾辫,活泼又可爱。苏晴在孙玺儿的桌子上用雪砂拼写了“hypotenuse”(斜边),挑衅地看了孙玺儿一眼。孙玺儿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反手写出古算经中“弦”字的甲骨文演变,说道:“在我们古代的算经里,就已经对斜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呢。”苏晴瞪大了眼睛,心中对孙玺儿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语文课代表陈芳也凑了过来,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毛衣,显得格外精神。陈芳要求以“春雪”为题作诗,孙玺儿略作思考,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散作分形絮,留与人间证勾股。”陈芳看着这首诗,心中暗暗赞叹,表面上却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午休时,孙玺儿被高年级的同学拉去帮着调试航模。孙玺儿看着航模,眼中闪烁着光芒。她运用冰晶生长函数优化机翼气动布局,在她的努力下,航模的试飞距离突破了操场围栏,引起了一阵惊叹声。
这一天,孙玺儿用自己的实力在新班级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让同学们对这个跳级的小女孩有了新的认识。
2月12日 冰晶的英语语法
英语课上,老师布置了作业:“用进行时描述自然现象”。孙玺儿眼睛一亮,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一下课,她就在窗台设立了观测站,摆放好自己制作的简易测量工具。
她看着窗台上的冰锥,认真地记录着:“现在进行时:‘The icicle is dripping at a rate of 0.3cm/min’(冰锥以每分钟0.3厘米速率融化)。”接着,她又想起了之前雪人的事情,写道:“过去完成时:‘The snowman had collapsed into a normal distribution curve before we recorded it’(雪人在我们记录前已坍缩成正态分布曲线)。”思考了一会儿,她继续写道:“未来时态预言:‘The residual snow will pletely phase-change into fractal vapor by 14:00’(残雪将于14点前完成分形气化相变)。”
英语课代表苏晴看到孙玺儿的观察笔记,眼睛瞪得大大的,兴奋地说:“太厉害了,孙玺儿!这简直是一份超棒的报告!”说着,她借走了孙玺儿的观察笔记。当晚,这份“时态物理化报告”就在全校英语教研组传抄开来,老师们纷纷对孙玺儿的独特思维赞叹不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