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岁月长河里,当古老的节气时钟悄然指向立冬前夕,这个宁静的村庄仿佛被一层神秘的薄纱所笼罩,等待着命运的书写。
破晓时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如同一位小心翼翼的访客,穿透厚重的夜幕,洒向这个被岁月温柔包裹的宁静村庄。幼儿园那几间陈旧的木屋,在微光的轻抚下渐渐苏醒,木窗上早已凝结出一层晶莹剔透的霜花。这些霜花相互交织,形成了规则而又神秘的冰晶阵列,每一片霜花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宛如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家精心雕琢的精美艺术品,在朦胧的晨光中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孙玺儿如同一只欢快的小鸟,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她穿着一件鲜艳的红色小棉袄,衣角还沾着昨夜玩耍时留下的泥土,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活泼与调皮。她迫不及待地跑到木窗前,踮起脚尖,粉嫩的小嘴凑近玻璃,轻轻呵气。瞬间,她呼出的白雾在玻璃上迅速融出一个个圆润的圆环,就好像她在与霜花进行一场只属于她们的奇妙对话。这时,周冬冬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好奇地问:“玺儿,你在干嘛呀?”孙玺儿歪着脑袋,笑着说:“冬冬,你看,我在和霜花玩游戏呢,它们可有意思啦!”
阳光逐渐洒满了教室,保育员王老师面带微笑,端着一盆玉米粒走进教室。她的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阳,让人感到无比温暖。王老师将玉米粒一颗颗地摆在桌上,耐心地引导着:“一颗、两颗……”然而,孙玺儿的注意力却早已不在数数上,她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数学想法,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小匣子。趁着王老师转身的间隙,孙玺儿偷偷地将玉米粒摆成斐波那契螺旋。周冬冬原本正专注于自己桌上的玉米粒,突然看到孙玺儿的杰作,瞪大了眼睛,惊讶得合不拢嘴,指着玉米粒大声惊呼:“哇!蜗牛壳活了!”这一喊,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大家纷纷围过来,好奇地看着这独特的排列。李小花疑惑地问:“玺儿,你怎么摆成这样呀?”孙玺儿眨眨眼睛,认真地说:“我发现这样排列可好看啦,就像蜗牛壳上的纹路,这里面还有数学知识呢!”
窗外,寒风如同一个调皮的孩子,呼呼地吹着,试图闯进教室。但教室里却洋溢着温暖和欢乐的氛围。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皱纹纸剪雪花,五颜六色的纸张在他们手中翻飞,仿佛一群五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孙玺儿却与众不同,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手中的彩纸。她熟练地将彩纸叠成柏拉图立体,每一个折叠的动作都充满了自信和从容。叠好后,她小心翼翼地将立体模型悄悄塞进陈大壮的抽屉。这时,陈大壮恰好走进教室,看到孙玺儿的举动,一脸茫然:“玺儿,你在我抽屉里放了什么?”孙玺儿红着脸,小声说:“大壮,我叠了个和你家摔坏的茶壶一样的模型,希望你看到能开心点。”陈大壮打开抽屉,看到模型,眼眶微红:“玺儿,谢谢你,你真好。”
阳光渐渐变得强烈,洒在幼儿园的滑梯上,滑梯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孙玺儿在滑梯旁玩耍时,不经意间发现滑梯扶手的铁锈裂痕像一棵分形树,错综复杂的裂痕看似毫无规律,却又有着独特的秩序。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她立刻跑回教室,拿起粉笔,在水泥地上认真地标注:“此处应力集中,建议用三角形加固。”路过的校长看到这一幕,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难以置信。校长走上前,蹲下身子问:“玺儿,你怎么知道这里应力集中,还想到用三角形加固呢?”孙玺儿奶声奶气地说:“校长爷爷,我看这些裂痕像树一样,就想到之前看过的书,觉得这样加固会更结实。”校长听完,忍不住摸了摸孙玺儿的头:“玺儿,你太了不起了!”
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进孙玺儿家的木屋,为整个屋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奶奶坐在缝纫机前,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哒哒”的声音与算珠碰撞的脆响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独特的田园交响曲,诉说着生活的美好。
奶奶戴着老花镜,坐在一旁补棉袄。老花镜的镜片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奶奶的眼神专注而慈祥。孙玺儿凑了过来,看着奶奶手中的补丁,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九章算术》中的“方田术”。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拿起尺子,仔细地测量着棉袄的破损处,每一个测量的动作都显得那么专业。经过一番认真的计算,她兴奋地对奶奶说:“奶奶,按照这个方法排列补丁,能省下15%的布料呢!”奶奶半信半疑地看着孙玺儿:“玺儿,你这小脑袋瓜,真能算出省布料的方法?”孙玺儿拉着奶奶的手,撒娇道:“奶奶,您就试试嘛!”奶奶笑着点点头:“好,听我们玺儿的。”当看到节省下来的布料时,奶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爷爷也被孙玺儿的聪明才智所打动,他将剩下的碎布头精心拼成了黎曼猜想图案的门帘,笑着说:“咱们玺儿以后说不定是个大数学家,这门帘就当提前庆祝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