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驱散黑夜的阴霾,破晓的天际便刚刚泛起鱼肚白。细密的雾气宛如缥缈的纱幔,在静谧的夜里悄无声息地笼罩了整个幼儿园。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在雾气温柔的轻抚下,若隐若现,好似一群害羞的仙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随着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缓缓升起,那柔和的光线奋力穿透这层厚重的雾气,为园区的每一处角落都镀上了一层朦胧的金色,让整个幼儿园宛如梦幻仙境一般,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孙玺儿穿着一件印着可爱小熊图案的连帽卫衣,小熊那圆溜溜的眼睛,恰似孙玺儿灵动的双眼,一同好奇地打量着这个充满奥秘的世界。她扎着两个俏皮的马尾辫,辫梢系着的粉色蝴蝶结,在微风的吹拂下轻快地舞动,活脱脱两只灵动的蝴蝶。此刻,孙玺儿蹲在新砌的水泥台阶上,神情格外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她和手中的粉笔。她手中的粉笔如同一支灵动的画笔,在台阶上迅速勾勒出三排歪扭却充满童趣的“日”字格,每一道线条都饱含着她对未知领域强烈的探索欲望。
没过多久,保育员王阿婆双手稳稳地端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炒栗子,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走进院子。刹那间,浓郁香甜的栗子香气,如同汹涌的潮水,迅速在整个院子里弥漫开来,钻进了孩子们的鼻腔,刺激着他们的味蕾。孩子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鹿,瞬间围拢过去,你推我搡,互不相让,都想第一时间品尝到这美味的栗子,院子里顿时喧闹声此起彼伏。孙玺儿见状,反应敏捷地举起竹筛,扯着稚嫩却格外响亮的嗓子喊道:“大家别抢,每人拿3颗,剩下的给王婆婆!”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先是愣了片刻,随后竟真的安静下来,有序地按照孙玺儿的指示拿取栗子。令人惊叹的是,从筛孔漏下的栗子,仿佛受到某种神秘数学力量的精准指引,自动排列成了规整的等差队列。这一奇妙景象,与《九章算术》中记载的“衰分术”完美契合,仿佛跨越千年的数学智慧,在这一刻被孙玺儿巧妙地唤醒,古老的算术在现代的幼儿园中绽放出了新的光芒。
周冬冬一边数着手中的栗子,一边小声嘟囔:“1、2、3……”可当数到第7颗时,他突然卡壳了,急得小脸涨得通红,如同熟透的番茄,双手不停地抓耳挠腮,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无助。孙玺儿嘴角挂着温暖的微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过去,将栗子精心摆成七星瓢虫的图案。她耐心地对周冬冬说:“冬冬,你数虫背上的黑点,我数翅膀上的红点,这样就容易数啦。”周冬冬眼睛瞬间明亮起来,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按照孙玺儿的方法,顺利地完成了数数,脸上露出了开心满足的笑容,还兴奋地拉着孙玺儿的手,不停地说着谢谢,那感激的眼神仿佛在说孙玺儿是他的大救星。
老师为了测量寒露时节的气温,将装着井水的铁皮桶放在院子中央显眼的位置。孙玺儿看到后,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与兴奋的光芒,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她偷偷找来一堆积木,像一位专注的建筑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搭建中。她小心翼翼地将积木搭成空心圆柱体,稳稳地罩在铁皮桶外。晨光透过积木间巧妙形成的三角形缺口,如同舞台上精准的聚光灯,投射在桶壁上,形成了清晰而独特的水温刻度。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实际上是简易日晷与保温装置的完美结合体,凝聚着孙玺儿独特的智慧与创造力。老师偶然间发现这一奇妙装置,惊讶得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眼神中满是对孙玺儿的赞许与惊叹,仿佛看到了一颗正在冉冉升起的科学新星。老师忍不住轻轻抚摸着孙玺儿的头,夸赞道:“玺儿,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在科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午后,温暖而柔和的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透过木屋那斑驳的窗户,洒在弥漫着生活气息的缝纫间里。阳光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仿佛一幅天然的画卷,为这个小小的空间增添了几分温馨。奶奶坐在略显陈旧的缝纫机前,双脚有节奏地踩着踏板,“哒哒哒”的声音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屋内缓缓回荡,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孙玺儿趴在一旁的桌子上,手中的蜡笔在废布上快速舞动,画着等边三角形车线图,嘴里还不时念念有词,仿佛在与图形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探索着其中隐藏的几何奥秘。
奶奶拿着一件袖口破了洞的棉袄走过来,准备进行缝补。这件棉袄承载着许多温暖的回忆,奶奶一直舍不得丢弃。孙玺儿眼尖,立刻指着棉袄说道:“奶奶,菱形补丁比方形节省0.7%的布料,而且我用碎布头拼出了谢尔宾斯基地毯模型,按照这个方法,能解决袖口脱线总在同一点的问题。”奶奶半信半疑地看着孙玺儿,在她的耐心指导下,开始用菱形补丁缝补棉袄。奶奶穿针引线,动作娴熟,在孙玺儿的提醒下,将碎布头按照谢尔宾斯基地毯模型的样式拼接。缝补完成后,奶奶仔细端详着袖口,不仅节省了布料,而且袖口看起来更加牢固耐用,仿佛焕发出新的生机。奶奶笑着对孙玺儿说:“玺儿,你可真是奶奶的小帮手!要是没有你,奶奶还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