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9月20日,新赫布里底群岛。
“记得我正式服役的第一天,在奥马哈号巡洋舰上。”理查德在海伦娜号的指挥室里回忆说。
一旁的军官围着他,聆听着这位将军的事迹。
“那时我担任的就是巡洋舰炮术长副手,你们这里谁是炮术长?”
理查德问。
“是我,长官!”
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举手说。
“你叫什么名字?”理查德问。
“我叫威廉·柯尔特,刚刚升任炮术长。”柯尔特说。
理查德明白,由于暂时没有航母舰队的支援,想化解日军的攻势,必须要打海上白刃战,所以要让舰队做好海战的准备。
而由于瓜岛机场的制空权牢牢抓在他们手里,白天日军舰艇根本不敢靠近所罗门群岛海域,结合情报显示日军夜间舰艇活动十分频繁,接下来将会不可避免地与日军爆发不止一次夜战。
基于此他为舰队重新进行了编排,并规划夜战训练。
20号中午,理查德叫来斯科特,想询问他关于接下来的作战计划的看法。
“杜威将军!”
斯科特来到波特兰号的指挥室,向理查德敬礼。
“斯科特将军。”
理查德敬礼。
“请坐吧,我想知道你对接下来南太平洋作战的看法。”理查德问。
“敌人在夜间将部队补给运上瓜岛,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敌人进行夜战。”斯科特说。
理查德点点头,表示认同他的说法。
“对于夜战,你有什么对舰队训练建议吗?”
“对海雷达,我们可以用这种新式武器,在夜间获得战术优势。”斯科特说。
“那你撰写一份舰队夜战计划吧,就以64特混舰队为例,看看怎么具体才能在夜间获得优势。”理查德说。
“是,长官。”斯科特说。
萨沃岛海战之后,美军上下都一致认为不能和日军进行夜战,理查德自然也明白,日军舰艇训练方面较美军更严格,战术编排也更严谨。
但他觉得不能迷信日军的夜战能力,如果同样经过夜战训练的美军舰队,在夜间对日军发动突袭,没准也能获得战术优势。
萨沃岛海战时,他就钦佩日军司令的主观能动性,抓住美军在数量优势上的自大傲慢,进而主动出击。
而现在南太平洋水面实力的情况发生了逆转,双方已经有近两个月不曾在夜间爆发大规模舰艇战斗,日军是不是也放松了警惕,认为美军不可能主动发动夜间突袭呢?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美军舰队做好了夜战准备。
理查德自21号开始,就策划着这个“疯狂”的计划,没有主力舰艇,那就用夜战赢得接下来的战斗。他和斯科特亲自为64机动舰队制定了夜战训练方案,并分析了日军的夜战策略。
首先两人关注的就是,日军舰队不依靠雷达,是如何在夜间发现敌人的。
对于常规的光学瞄具,在夜间想要观察到敌人,必须要靠近到1公里以内,这个距离靠耳朵听都听得见敌人战舰在靠近,根本达不到突袭的效果。
(1海里=1.85公里)
斯科特经历过萨沃岛海战,他回忆说:“日军在发现芝加哥号的时候,用巡洋舰飞机发射了照明弹,芝加哥号周围1海里内都没见到日军舰艇。”
这种假设就被否定了。
斯科特还听说过,日军巡洋舰上有专门的夜战观测员,据说能在黑夜里发现5公里以内的敌人。虽然有点魔幻了,理查德却选择相信这种说法。
美军的SG型对海雷达理论探测距离达到了25公里,不管日军观测员能看见5公里,10公里,一个普通人怎么也看不清20公里外的东西吧。
所以只要运用好雷达技术,美军完全可以在夜战中抢占先机。
其次就是,理查德要让巡洋舰注意飞机的运用,4艘巡洋舰放飞的侦察机,完全可以探明一个方位的全部情况,利用飞机延伸舰队的视野,配合雷达完全可以精确锁定敌方舰艇。
第三点,理查德要求舰队进行夜间射击训练。这条最关键,夜间舰炮开火,自身的位置也就因此而暴露,所以要保证第一轮射击有十足的把握命中目标。如果第一轮射击就让敌方1-2艘巡洋舰失去作战能力,接下来的战斗怎么打都十分轻松。
第四点,斯科特认为保持队形十分重要,在夜间舰艇队形完全靠通信联络,以及目测相邻舰艇的位置来调整自身航行,这就需要舰艇多训练配合,如果海战中发生队形混乱那就是灾难。
理查德还叮嘱,在交战的时候不要在甲板上和舰桥内没有装甲保护的地方堆放易燃物,一旦被敌人击中,整条军舰就会被点燃,立刻失去战斗能力。
一直到10月6日,半个月以来,理查德一直亲自带领舰队训练。
期间尼米兹司令于9月26号向他发来消息说,列克星敦号已经下水,正准备前往大西洋进行首次航行测试,接到消息的理查德十分高兴,再过4个月他就能回到列克星敦号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