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仪式上,五星红旗在奥林匹克体育场升起时,白野打开怀表。表盖内侧的星图刻痕与夜空的星宿重合,其中最亮的那颗恰好对着旗杆顶端。燕溪从北京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天安门广场的大屏幕正直播颁奖礼,围观群众的欢呼与雅典的掌声在电波里交汇。"太爷爷,您看这成绩,比上届奥运会快了0.3秒!"燕溪举着平板电脑比对数据,屏幕上的进步曲线与怀表内侧的上升刻痕完全吻合。
白野望着领奖台上身披国旗的刘翔,突然想起1932年刘长春独自走进洛杉矶体育场的背影,1952年新中国代表团举着"五星红旗"首次亮相的场景,1984年许海峰枪响打破金牌零的突破的瞬间。这些画面在怀表的齿轮声里重叠,最终定格在眼前——一个黄皮肤的年轻人,在西方主导的田径赛场上,把亚洲纪录刻进了世界巅峰。
庆典晚宴上,国际奥委会主席握着白野的手说:"中国体育的进步,是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注脚。"白野掀开怀表,表盖内侧1932年到2004年的刻度间,每个奥运年份都刻着一个小小的脚印,从模糊到清晰,最终连成一道跨越百年的跨越。他想起1945年在重庆防空洞教孩子们跑步时说的话:"跑得快,不是为了甩开别人,是为了追上时代。"
离开雅典那天,白野把怀表放在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亚洲体育突破"展区。玻璃柜里,1932年刘长春的参赛号码布旁,新增了刘翔夺冠时的钉鞋,两者之间的展台上,铜制怀表的齿轮仍在轻轻转动。馆长特意在说明牌上写下:"从孤独的奔跑者到亚洲飞人,这块怀表记录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一个民族的速度。"
飞机穿越云层时,白野望着舷窗外的蓝天。怀表投射在机舱壁上的刻痕,与下方的欧亚大陆轮廓形成奇妙的重叠,那些代表奥运举办地的标记,从1896年的雅典到2004年的雅典,画出一个完整的圆圈。他知道,只要这怀表的齿轮还在转动,只要还有人对着刻痕想起刘翔跨越最后一个栏架的瞬间,那些关于速度的梦想就永远不会褪色。
就像人类对极限的挑战永远不会停止,一个民族的进步也永远在路上。当飞机进入中国领空时,白野轻轻合上怀表,齿轮转动的声音里,混着机舱广播着国歌的旋律,像无数个奔跑的脚步,在历史的跑道上汇成向前的洪流——这是体育的力量,更是一个民族向上的力量。
喜欢孤鹰惊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孤鹰惊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