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蹲下身,捡起一根树枝,在松软的新土上画了起来:“将一亩地分成三垄三沟。垄台播种,沟间蓄水保墒,防风护苗。今年垄沟互换,可保地方不衰,产量倍增!此乃古法新用,墨公会详细教导诸位!”
“代田法?”郭楷和几个老农凑近观看,琢磨着那简易的图示,眼中精光闪烁。他们都是老庄稼把式,一点就透,立刻明白了其中保墒、防风、轮作的妙处!
“督造大人…真乃神农在世啊!”一位老农颤巍巍地感叹道。
接下来的日子,安平乡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
* 墨衡带领挑选出的本地木匠和流民中的巧手,在河边热火朝天地建造巨大的筒车骨架,叮当的敲打声和号子声取代了叹息。
* 田豫则负责统筹物资,将新打造出的曲辕犁优先分发,并组织流民学习“代田法”的田间操作。看着那些瘦弱的流民也能轻松驾驭新犁翻出大片沃土,田豫眼中也充满了欣慰。
* 刘辩本人则穿梭于田间地头和水车工地,亲自指导,解决实际问题。他平易近人,言语切中要害,毫无上官架子,迅速赢得了基层小吏和流民的由衷敬佩。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短短半月,安平乡开垦的荒地数量远超过去数月!高地旱田引水在望,整齐的“代田”垄沟在阳光下延伸,孕育着金秋的希望。流民们麻木的脸上有了笑容,干活时也有了力气和盼头。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回了蓟城州牧府。
书房内,刘虞看着魏攸呈上的详细报告,以及随附的几幅描绘新犁翻地、筒车运转、代田垄沟的简图,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他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连声赞叹:“好!好!好一个刘兴!献技安民,名不虚传!这曲辕犁、筒车、代田法…皆是惠而不费、立竿见影的良策!安平乡气象一新,流民归心,此乃大善!此乃仁政之基石!”
他放下报告,眼中充满了对刘辩的激赏与信任:“魏卿,传我令!擢升刘兴为‘督造使’,秩比六百石!加‘劝农令’衔!全权负责幽州境内新式农具推广、水利兴修及屯田安民诸事!凡涉农桑工造,各地官吏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误!所需钱粮物料,优先保障!”
督造使!劝农令!实权再次扩大,正式跻身州牧府核心属官之列!更重要的是,“劝农令”这个头衔,赋予了他指导全州农业生产的权威!
当魏攸带着新的任命文书和一套崭新的官服印信来到安平乡时,刘辩正在田埂上与几位老农讨论着堆肥的技巧。夕阳的余晖洒在他沾着泥土的衣袍上,却更显出一种脚踏实地的力量。
“刘督造…不,现在该称刘督造使、刘劝农令了!”魏攸笑着拱手,“恭喜!州牧大人对安平乡成效极为满意,特委以重任!望君再接再厉,惠泽全州!”
刘辩接过文书,神色平静,并无狂喜。他回头看了看焕发生机的田野,看了看那些眼中充满希望的流民,又望向远处正在架设的巨大筒车骨架。
“请魏先生回禀州牧大人,”刘辩的声音沉稳有力,“刘兴定不负所托。格物之力,当为安民之基。这幽州大地,必当处处皆如‘安平’!”
夕阳下,新翻的泥土散发着芬芳,筒车的骨架在余晖中勾勒出雄伟的轮廓。刘辩手握印信,站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之中。凭借实实在在的“献技安民”,他不仅赢得了刘虞更深的信任和更高的权柄,更在这片饱经血火蹂躏的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属于他“格物兴邦”理念的第一条根须。立足新地,根基初固,幽燕蛰伏的宏图,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田野上,悄然抽出了第一片新芽。
喜欢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