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康越是不碰他们,他越觉得踏实——这说明对方底气不足。等过些日子,秋收税一缴,他再联合几个乡绅闹闹,保准能把这位“不务正业”的县令挤走。
可他们哪知道,此刻威宁府衙的后院正房里,苏康正对着一盏油灯出神。
桌上摊着几张草图,画的是土窑的改进样式,旁边还有些歪歪扭扭的字:“石灰石三成,粘土五成,铁矿粉两成……”
墨迹未干,显然是刚写上去的。
这是他下一步要烧制的强度更高的优质水泥,关键是要等新建的窑炉能不能耐受一千五百度以上的高温了。若是能,那就可以上马进行生产。
苏康躺在榻上,没脱外衣,裤脚还沾着点黄泥巴。
他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脑子里过的却全是曹新、宋明那几本模糊的账册。
他不是不想收拾他们。
黑风寨抄出来的赃物里,有几件玉器上刻着曹新的字号;宋明经手的粮款,每年都有几千石对不上账。
这些他都记着呢,证据也悄悄收了些。
可真要动他们?
苏康揉了揉眉心,觉得脑壳有点疼。
威宁积弊太深,曹新和宋明在这儿盘桓了十几年,底下的小吏、各地的乡绅,牵牵扯扯,像张密不透风的网。
真把这俩人揪出来,保不齐会带出一串,到时候县衙得空一半,赋税没人催,灾情没人报,流民安置更是无从谈起,他想干的事,估计一件也推不动。
“得先把架子搭起来。”
苏康对着油灯喃喃自语,伸手拿起一张草图,借着光仔细看着。
纸上画的是条笔直的路,旁边标着“用水泥铺设,宽两丈半,可同时行四辆马车”。
拾穗营里现在已经收了一千多名员工,规模已经越来越大。
那几座土窑烧出来的石灰,混合火山灰制成的水泥,昨天试着铺了段路,凝固后硬得像石头,雨水浇上去都不渗。再过些日子,路修通了,粮食能运进来,货物能运出去,威宁的日子才能活过来。
“等拾穗营能稳住民生,水泥能铺好路,县衙有了自己的钱粮进项……”
苏康的手指在“工业”两个字上敲了敲,眼里闪过一丝厉色,“那时再收网,才叫干净利落。”
窗外,夜色渐浓,威宁县衙的灯光星星点点地亮了起来。
有人在密谋算计,有人在埋头苦撑,有人在默默付出,而那位总被人议论的苏县令,还在灯下看着他的草图,仿佛已经看到了威宁将来的模样。
喜欢大乾风云起苍穹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大乾风云起苍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