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槎号”的成功首航,如同为云州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海上商路初现曙光。然而,陆地上的根基——维系四方、传递政令民情的驿路系统,却曝出了巨大的蛀洞。
一封来自西域边陲军镇的六百里加急密报,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在澈儿案头:本该于半月前抵达的十万两军饷(纹银),竟在途径云州北境“黑石驿”后,神秘蒸发!押运官兵连同驿丞、驿卒十余人,皆离奇失踪,现场只余下空荡荡的银箱和几滩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
密报上冰冷的字句,描绘着空箱与黑血的惨烈景象。
仿佛透过纸背,闻到了那铁锈般的血腥气。
军饷被劫!押运官兵遇害!此案惊天!澈儿震怒之余,立刻嗅到了阴谋的气息。黑石驿地处偏僻,驿丞王有禄,平素口碑尚可,岂有胆量劫掠军饷?此案背后,必有更大的黑手!
他亲率石岩及精干刑名吏员,星夜兼程,奔赴黑石驿。驿站坐落于荒凉的山坳,背靠陡峭崖壁,前临深涧,地势险恶。
驿站建筑破败,墙皮剥落,在惨淡的月光下如同蛰伏的巨兽。驿站内一片狼藉,桌椅翻倒,灰尘厚积。后院的马厩空空如也,草料散落。最触目惊心的是驿站正堂地上,几大片暗褐色的、渗透地砖的血污,在火把照耀下散发着不祥的光泽。
浓重的灰尘味、陈腐的血腥味、以及马粪的酸败气混合。
山风穿过破损窗棂的呜咽,如同冤魂的哭泣。
查验现场,疑点重重:驿站内外无大规模打斗痕迹;银箱撬痕粗糙,似仓促所为;失踪人员包括驿丞、驿卒、甚至厨娘,却唯独少了驿丞那刚纳不久、据说颇有姿色的小妾柳氏!更蹊跷的是,在驿丞卧房一个隐蔽的墙洞内,搜出了几本被火燎烧过边缘、字迹模糊的账册残本。
澈儿连夜提审驿站周边村民及过往商旅。一条模糊线索浮出水面:案发前数日,曾有一队行踪诡秘的“皮货商”在驿站落脚,为首者操外地口音,气度不凡,对驿丞王有禄颇为客气。案发后,此队人马与柳氏一同消失无踪。
账册残本被小心清理、拼接。上面记录着一些零碎的、看似正常的驿站开支(草料、灯油、修缮)。但澈儿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几处异常:
采购数量与驿站规模严重不符: 如灯油一项,一个偏僻小驿,月耗竟堪比州府驿站!
价格虚高:记录的草料、木炭价格,远高于市价。
模糊的“炭敬”、“冰敬”字样:虽被涂抹,依稀可辨,指向某些不明人物。
“假账!亏空!” 澈儿眼中寒光闪烁。王有禄一个小小的驿丞,贪墨驿站经费,何至于引来杀身之祸?除非…他贪墨的,远不止这点小钱!这账册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而那队“皮货商”和失踪的柳氏,是破案关键!
就在案情胶着之际,一位“故人”的到来,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波斯商队首领阿卜杜勒!老人风尘仆仆,带着驼队,恰好途经云州,听闻澈儿在黑石驿办案,特来拜会。
阿卜杜勒的驼铃声打破了驿站死寂,老人须发更白,但精神矍铄,眼中充满对澈儿的敬意。
寒暄过后,阿卜杜勒得知案情,面露沉思。他忽然想起什么,从随身的行囊中,郑重地取出一个用厚绒布包裹的物件。
厚布层层揭开,那曾照亮转运司的夜光璧,再次散发出深邃、幽蓝、如同凝固海水般的光华!
触觉阿卜杜勒将夜光璧捧到澈儿面前:“尊贵的大人,此璧之光,曾照账册分毫,使宵小无所遁形。今日老朽斗胆,愿再以此璧献于大人,助大人勘破此案,还亡者公道!”
澈儿心头一震,看着夜光璧那幽蓝恒定的光芒,又看看桌上那几本字迹模糊、涂抹严重的账册残本。一个念头豁然开朗!夜光璧清冷的光线,穿透力极强,对某些特殊的涂抹、掩盖,或有奇效!
他立刻命人取来账册残本,关紧门窗,熄灭所有灯火。整个驿站正堂陷入一片深沉的黑暗,唯有夜光璧散发着幽幽的、如同来自深海的光芒。
幽蓝的光晕中,澈儿将账册残页小心翼翼地凑近夜光璧。奇迹发生了!
在夜光璧那独特而稳定的幽蓝光线照射下,账册上原本模糊不清、甚至被墨团刻意涂抹的地方,竟显现出深浅不一的暗影!一些被刮去的字迹,也因纸张纤维的细微损伤,在光线下呈现出淡淡的痕迹!
黑暗中,只剩下众人紧张的呼吸声。
澈儿屏息凝神,石岩执笔记录。在幽蓝光华的“透视”下,被掩盖的真相如同水底沉船,缓缓浮出水面:
清晰的“炭敬”、“冰敬”记录,指向云州转运司副使赵元奎!数额巨大,远超驿站正常开支!
几笔隐晦的“过路费”,标注日期恰在军饷押运队抵达黑石驿前后!收款人赫然写着“王有禄”,付款方却是几个代号!
一处被反复涂抹的地方,隐约可见“…银十万…入库…交割…柳…”的字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