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为了求异而求异,提出的观点过于离奇,缺乏实际的依据和价值。
还有些同学在运用求异思维时,无法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结合,导致思考陷入困境。
针对这些情况,阿修罗再次组织了学习交流活动。在活动中,一位同学苦恼地说:“阿修罗学长,我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想对化学物质的反应机理进行求异思考,提出了一些很新奇的想法,但老师说这些想法没有科学依据,这该怎么办呢?”
阿修罗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求异思维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和科学基础。”
“我们在提出独特想法的时候,要以已有的科学知识为支撑。”
“比如在化学中,任何关于反应机理的思考都要符合化学的基本原理,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你可以在这些定律的框架内,结合一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或者未被充分探讨的领域进行求异思考。”
另一位同学也站起来说:“学长,我在语文写作中运用求异思维,想要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但感觉自己的想法太跳跃,和文章的主题联系不紧密。”
阿修罗微笑着说:“这是因为你在运用求异思维时,没有把握好与主题的关联性。”
“在写作中,求异要围绕主题展开,不能偏离太远。”
“你可以从主题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挖掘独特的观点,但最终要回归到主题上,使文章既新颖又紧扣中心。”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你可以从未来外星文明对地球环保的看法这个独特角度入手,但在阐述过程中,要始终围绕地球环保这个主题,说明外星文明的看法对我们当下环保行动的启示。”
在经过一系列关于求异思维的交流与探讨后,同学们对求异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都有了显着提升。
然而,校园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新的知识领域和学习任务不断涌现,求异思维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课上,老师正在讲解光学原理,提到了光的折射现象。
课后,阿修罗和同学们聚在一起,继续深入探讨如何运用求异思维来加深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羽笑尘皱着眉头,看着手中的物理课本说:“阿修罗学长,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比如筷子放在水里看起来像折断了。”
“但我按照求异思维想了很久,也不知道从哪里突破。”
阿修罗笑着拍了拍羽笑尘的肩膀说:“别着急,我们可以从光折射的介质入手。”
“平常我们知道光在空气、水、玻璃等常见介质中会发生折射,那如果是一些特殊的、甚至是我们假设出来的介质呢?”
黄璃淼眼睛一亮,接过话茬:“对呀,如果有一种介质,它对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程度完全一样,那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平常看到的彩虹是因为光的色散,不同颜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才形成的。要是没有这种差异,彩虹是不是就不存在了?”
阿修罗点头表示赞同,继续说道:“而且,从这个假设出发,我们还能进一步思考。”
“如果在这种特殊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也发生了奇特的变化,不再遵循我们现有的规律,比如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会随着光的强度而改变,那又会引发哪些有趣的光学现象呢?”
同学们听着阿修罗的引导,纷纷陷入了沉思,脑海中开始构建起这些奇特的光学场景。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现有的光学仪器,像望远镜、显微镜之类的,是不是都得重新设计了?”
因为它们的原理都是基于现有的光折射和传播规律。”
在文学创作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同学们以“四季”为主题创作一篇散文。
大家拿到题目后,开始运用求异思维构思独特的写作角度。
黄璃淼托着下巴,思考片刻后说道:“一般写四季,大家可能会从四季的景色、气候特点来描述。”
“我想尝试从四季对不同动物情感的影响这个角度来写。”
“比如,春天对于候鸟来说,是充满希望和喜悦的回归;而秋天对于即将冬眠的动物,可能是一种对漫长沉睡的忧虑和准备。”
其他同学听了,纷纷觉得这个角度新颖独特。羽笑尘也受到启发,说道:“那我可以从四季与梦境的联系入手。”
“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氛围,或许会引发不同类型的梦境。”
“春天生机勃勃,可能会有充满奇幻冒险的梦;冬天寂静寒冷,梦境也许会更加深沉、神秘。”
随着求异思维在各个学科中的深入运用,同学们逐渐养成了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
在一次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关系的讨论课上,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观点:“既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巨大,那有没有可能在未来,人类通过科技完全改变地理环境,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适应人类理想生活的‘人造地理环境’,从而诞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