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买不买吉他?

作品: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作者:素老三|分类:现言|更新:2025-07-12 00:39:39|字数:7238字

星期天,下雨了,好在雨不大,微雨。

静安一直在盼望这一天。午后,她把冬儿包好,放到小车里,车上面用雨衣裹上。

静安把冬儿推到魏大娘家,打着伞,去了文化馆。

文化馆的门口立了一块小黑板,写着白色的粉笔字:“吉他培训班在二楼。唱歌培训在五楼。”

这粉笔字遒劲有力,看着赏心悦目。静安收了伞,心情有些亢奋。

文化馆的门有两层,她进了文化馆的正门,旁边一个亮着灯光的门卫室,开了一个窗口,有人从窗口后面探头问:“干啥的?”

静安回答:“唱歌的——”

门卫说:“上去吧,五楼。”

楼里说话声能扩音,带回响,很好听。

身后有两个学生模样的人,手里拿着伞,走进来,簇拥着,往楼上跑了。

走过大厅,就听到楼上传来淙淙的流水声。静安耳朵灵敏,听出那不是流水声,那是乐器弹奏出来的流水的音乐声。

静安喜欢吉他,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在开联欢会时,带个吉他去弹奏。她很羡慕。

那时候,静安去百货商店逛了几圈,没发现有卖吉他的。

她问了售货员,说进过两把吉他,但是太贵,卖出去之后,就不进吉他了。

吉他太贵了,百八十块呢。但她喜欢吉他的心,却没有断了。

二楼的走廊两侧都是创作室,里面有一个大厅,大厅里,摆了一些椅子,有的椅子上摆着吉他,有的吉他放在窗台上。

静安看着那些吉他,虽然外面阴雨密布,虽然房间幽暗,但是她还是看到吉他上那一层淡淡的幽光。

那层光,照亮了屋子。

有谁的手指拨动了一下琴弦,也拨动了静安的心弦。

五楼,静安去的时候,冠亚军两个人已经到了,两人争论着什么。

一个说:“末尾的音符往上调——”

一个说:“前面加个音——”

静安听不懂。她记得,冠军叫岳晓玲,三十一二岁,在小学当音乐老师。

亚军叫孙枫,是个三十左右的男人,好像在机关工作。

两人看到静安去了,谁也没有搭理她。

静安也不好主动去打扰两人,就站在窗前,用耳朵捕捉二楼的吉他声。

岳晓玲的椅子上,放着一个很大的乐器,那是手风琴。

岳晓玲把手风琴挎在肩膀上,两只手一开一合,拉起手风琴,孙枫就唱了起来。唱的是《三套车》。

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

冰河上跑着三套车

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

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

静安发现孙枫唱的好像是美声。

她不懂,但是觉得好听,苍凉,忧伤,好像她眼前出现了冰雪覆盖的伏尔加河,冰面上跑着三套马车。

这场景她太熟悉不过了,安城的城北有一条江,是嫩江的支流,冬天江面全都冻成了冰。

江东的农民就赶着马车,穿过冰面,来到静安居住的小城卖点农副产品,再换一点他们需要的日常用品,赶着马车穿过冰面再回江东。

给静安他们三人培训的,是小城一所大学的音乐老师,四十多岁的女人,姓韩,三个人都叫她韩老师。

上课之前,韩老师打量了三个人,目光在岳晓玲的手风琴上拂过:“岳晓玲会手风琴,你呢?”

韩老师的目光看向静安。

静安有些自卑,摇摇头:“我什么也不会。”

韩老师淡淡地说:“没事,不会就学呗,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韩老师又问孙枫:“你呢,会乐器吗?”

孙枫脸色白皙,他梳个大背头。他没说话,低头从包里往外翻东西。他翻出笛子,口琴,二胡,还在身后的窗台上,拿起一把吉他——

这个乐器跟吉他有点不同,因为缺了一块。

韩老师说:“呦,孙枫还会贝斯呢?静安要是再会弹吉他,那你们三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乐队。”

岳晓玲说:“韩老师,我还会脚踏琴,电子琴,不过,那些我没拿来。”

韩老师说:“挺好,挺好——”

韩老师回头看了静安一眼:“你还年轻,学什么都来得及,买一把吉他吧,对你将来作词作曲,都有很大的帮助。”

静安心弦又被拨动了,只是,那将来有点太遥远。

孙枫对静安说:“二楼就免费教吉他,千载难逢的机会。”

静安想问问吉他多少钱一把,但没好意思问。她打算下课后,到百货公司去逛逛。

唱歌得了200元奖金,还有140多,不知道够不够。

韩老师让每个人都唱首歌,随后,给他们指点怎么发声,靠前,靠后……

静安不太懂,就拿个本子记下来。

韩老师看到静安往本子上记,她笑着说:“以后上课这些会慢慢讲到,你不用记,听就可以了。”

房间里不时地传来歌声,韩老师轻声细语地指点着。

韩老师的身上有种艺术家的气质,不卑不亢。外面微雨蒙蒙,还有,楼下不时地传来吉他淙淙的声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方便以后阅读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第151章 买不买吉他?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第151章 买不买吉他?并对一个家庭主妇的挣扎和救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