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年之约

作品: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作者:着调|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1 21:15:00|字数:4740字

魏承昱也不确定,但心中已做好了被问责的准备。

当下让校尉孟浚和骑督杨陌仍带着将士们操练,他则与耿方、侍卫韩璋回营寨接旨。

一盏茶的功夫,三人便快马回到了营寨。

黄门太监见到,便起身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山王魏承昱,久戍边疆,骁勇善战,守正不阿。今国库盗银案事关重大,特令回京主审此案。钦此。

众人听完旨意,对这“国库盗银案”着实有点懵。

虽然此案在盛京中已经传遍了,但他们这里却是消息不通,从未听说过。

魏承昱谢了恩,接了旨,便向那黄门太监询问“国库盗银案”是何案件,为何要他主审?

那黄门太监自是将此案始末一一告知,当听到大理寺少卿萧业的名字,魏承昱心神一震,脑海中浮现了一个身影,萧业?真的是他!

说着,黄门太监有些口渴了,魏承昱才发现自己失了礼,没有命人上茶。

他在这边关久了,人也变得草莽了不少,早已不是那个礼数繁多的大皇子了。

耿都尉端来了一壶水,一个旧茶碗。

那黄门太监见堂堂大皇子连个像样的茶具都没有,不免有些嫌弃,但又实在口渴,便端过来一饮而尽。

谁知入口不觉甘甜,竟然涩喉似有异物,又慌忙吐出来。

耿方见状,憋着笑说道:“哎呦公公,你喝的太急了,我这还没来得及提醒你,这叫‘黑河水,半碗沙’,喝的时候千万得注意点。”

那黄门太监没有听懂,“烧水的时候为何要放沙子?”

耿方豪爽笑道:“公公真会开玩笑,谁没事往里面放沙子啊!”

“老耿,严肃点!”

韩璋解围道:“公公,他并非戏弄你。这里常年风沙不停,因此黑河水含沙多,我们平日也喝这种水,放置一会儿沉淀下就好。”

黄门太监感觉不可思议,问道:“常山王殿下平日也是饮用此水?”

魏承昱点点头,“正是。”

那黄门太监便不再多说什么了,只催促魏承昱即刻动身,盛京上下都在等着他主审此案。

在等待常山王回京的这段时日,朝中罕见的平静。

但萧业知道,暴风雨随时都会来。

三日后,线报告知“常山王即将入京!”

一早,萧业策马与谷易去了京郊。

峻峭的山崖上,萧业俯瞰峰峦叠嶂和山下那处小小的长亭。

三年前,他就是在这里,给常山王魏承昱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夺取天下”的种子!

“你既来寻我,应该清楚我的底细,我虽为皇子,却只是二字郡王。

奉命戍守黑山,也只是个小关隘,属地辖军不过五千,我能调动的也只有两千,超过两千军士的布控,便要层层上报。

朝中又无权无势,凭你一人之力,如何做得到?”

“我大周京师军,南军一万,负责宫城守卫,是为禁卫军;北军六万,负责都城和三辅地区的治安戍卫,也是最擅作战的军队。

边防军,不算像殿下守的这些小关隘,只说四镇将军,镇南将军陆通麾下三万,镇西将军徐贲麾下三万,镇东将军高光祖麾下两万,镇北将军赵敬麾下两万。

地方军,并州、鄞州、青州、翼州等几个军事要塞屯兵皆是两万,其余州郡,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这些京师军、边防军、地方军,皆是一年一换防,将不随军走,全由陛下牢牢把控着兵权!

殿下以为,我会蠢到带殿下走上一条谋反的道路吗?”

“请殿下允我三年,至多三年,萧业必将殿下迎回盛京!”

……

但事实上,他的确在带魏承昱走向谋反…

长空之中,风云变幻,一声鹰啸划破山中寂静。

萧业看见远处尘土飞扬的山路上来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魏承昱。

那队人马来到长亭边,齐齐勒停了马。

萧业莞尔,看来即便三年没有他的音信,魏承昱还记着他的承诺。

山下的魏承昱并没有看到对面悬崖上的萧业。他看到了十里长亭,一路上心口压着的“三年之约”愈加沉重。

时至今日,他仍想不通,这个无凭无靠的寒门士子,是如何在得罪梁王的情况下重回京城?又如何使计将他召回了朝堂?

正在思索之时,一个稚嫩的声音唤醒了他。

“你姓魏吗?”

魏承昱想的太入神,没注意有个放牛孩童走到身边。

“喂,小孩,干嘛呢?”耿方看到孩童停下来与常山王攀谈,高声问道。

“老耿别吓到孩子。”

“小孩,你是不是迷路了?”

韩璋和孟浚出言制止。

那孩童吓了一跳,看看他们又看看魏承昱,再次确认,“你是姓魏吧?”

魏承昱尽量让自己的表情不太严厉,从马上弯下腰,“你怎么知道我姓魏?”

“有人让我给你带句话,他说一群人中表情最沉重的那个姓魏。”

那孩子童言无忌,如实而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方便以后阅读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第18章 三年之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第18章 三年之约并对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