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复仇人格

作品:无痕之罪|作者:雁回锋|分类:悬疑|更新:2025-07-11 21:27:35|字数:6130字

"有人刚来过。"秦越捡起柜门边沿的半枚指纹,新鲜得连灰尘都没来得及覆盖。他的镊子拨开柜内堆积的文件夹,露出个用防潮布包裹的金属盒。盒盖开启的瞬间,林涛闻到了那股熟悉的苦杏仁味——氰化物,与张薇胃内容物检测出的毒剂同源。

金属盒里整齐码放着二十年前的报纸,每份都用工整的剪报手法处理过。秦越展开最上面那份《晨报》,1998年11月8日的头条赫然是:《知名心理学家陆文渊获"镜面认知"研究突破》。报道配图中,陆文渊搂着童年陆铭的肩膀,但男孩的眼神空洞得像个被掏空的玩偶。

"看这里。"林涛的指尖停在报纸边缘的边栏新闻:《福利院儿童离奇死亡案告破》,报道称死者右手掌纹与三个月前失踪的7岁男童匹配。但诡异的是,这则新闻被人用红笔划掉,旁边贴着从医学杂志上剪下的手掌解剖图,标注着:"指纹移植术后三个月可见排斥反应"。

秦越的检测仪突然发出尖锐警报。他在报纸夹层里发现了微量放射性物质,同位素特征与疗养院旧X光机使用的造影剂一致。当他们抖开最后一份报纸时,一张便签纸飘落,上面打印着:"证据越完美,真相越肮脏"。

返程时轮胎爆裂的声音像声枪响。林涛下车查看,发现左前轮扎着枚造型古怪的图钉——与证物科记录的、张薇公寓楼下收集的图钉属于同一批次。更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挡风玻璃上粘着张泛黄的照片,画面里年轻的杨振正在给病床上的男孩注射,而床头卡姓名栏被血渍覆盖的位置,隐约可见"陆铭"的残笔。

照片背面新鲜的墨迹还未干透:"你以为的加害者,不过是另一个受害者"。林涛的指尖蹭到些微粘稠液体,嗅闻时有淡淡的铁锈味——不是墨水,是真正的人血。

深夜的证物室亮如白昼。林涛将今天的所有发现铺陈在灯光下,紫外线照射显示,疗养院墙上的刻痕与陆铭书房抽屉底的划痕使用同种锯齿状工具。而更关键的证据来自气相色谱仪——红绳上提取的皮屑与杨振留在病历卡上的DNA高度吻合,但这个本该死于二十年前的人,皮屑代谢物却显示其近期仍在服用抗凝血药物。

"物理上不可能。"秦越盯着显微镜,"除非..."他的话音被突然响起的传真机打断。法医室发来的补充报告显示,张薇指甲里的棉纤维经过重新检验,发现其染料成分包含2005年才上市的新型固色剂。

林涛的咖啡杯停在半空。所有线索在脑海中碰撞重组:完美匹配的鞋印、刻意保留的指纹、年代错乱的物证...就像有人精心布置了指向陆铭的证据链,却又不经意暴露出时间线上的矛盾。

他抓起那张医护人员合影,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杨振的耳垂。黑痣的位置、形状与浴室镜中倒影完全一致,但当他翻到照片背面时,一行褪色的钢笔字突然映入眼帘:"镜像测试第47次,主体开始混淆左右方向"。

窗外又响起雷声。林涛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幻听中孩童的哭声与陆铭在审讯室的嘶吼渐渐重叠:"镜子吃人...他们都在镜子里..."他猛地拉开证物柜,取出从陆铭公寓收缴的蓝宝石袖扣——紫外线灯下,宝石内侧的刻痕组成了个精巧的数字:7。

传真机再次自动启动。缓缓吐出的纸张上只有一行打印字:"你终于看见我了,林警官。"墨迹未干的纸面倒映出证物室的灯光,而在那片扭曲的光斑里,林涛分明看见自己身后站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左耳垂上的黑痣像滴凝固的血。

喜欢无痕之罪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无痕之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无痕之罪》,方便以后阅读无痕之罪第225章 复仇人格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无痕之罪第225章 复仇人格并对无痕之罪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