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警官。"
王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涛转身时差点撞上她举起的录音笔,那黑色的金属外壳让他莫名联想到陆铭血液里检出的纳米发射器。
"二十年前圣心疗养院大火,死了七个孩子。"王梅的声音突然压低,递来那张写着"7"的纸条,"但官方记录只有六具尸体。"
纸条触感冰凉,像是刚从冷冻室取出。林涛注意到"7"的笔画末端有细微的分叉,和陆铭手腕上的伤痕如出一辙。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妹妹是第七个。"王梅的眼镜片反射着走廊灯光,掩盖了她眼中的情绪,"她叫王兰,是陆文渊教授的'镜面计划'首批受试者。"
林涛的胃部再次绞痛起来。他想起了陆铭癫痫发作时喊的那句"七个孩子",还有病床上沈静诡异的左右眼不对称——就像两个不同的人格在争夺同一具身体。
"陆文渊真的死在那场大火里了吗?"王梅突然问道,同时塞给他一个U盘,"看看里面的视频,时间戳是7月15日凌晨2点17分。"
U盘外壳上贴着一小块医用胶布,上面用褪色墨水写着"GLDS-7"。林涛刚想追问,王梅已经转身离去,她的米色风衣下摆扫过消防栓,发出类似金属摩擦的声响。
刑侦队办公室空无一人。林涛反锁上门,将U盘插入电脑时发现自己的手指在不受控制地颤抖。屏幕亮起的蓝光在昏暗的办公室里像一团鬼火,映出桌角那份不知何时出现的牛皮纸档案袋。
他先打开了档案袋。里面是一张被烧焦边缘的老照片,泛黄的画面上是年轻的陆文渊站在一群孩子中间。照片背景的灰白色建筑门牌被故意烧毁,但放大后仍能辨认出"47"的残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所有孩子的倒影在照片里都是模糊的,就像被某种力量刻意扭曲过。
照片背面用褪色钢笔写着:"第七阶段实验记录:GLDS组镜像神经元激活率突破阈值,建议立即终止。"日期是1992年7月15日——正好是三十年前的同一天。
电脑这时弹出了视频窗口。画面像是来自某个老旧监控摄像头,布满雪花噪点。时间戳显示为2022年7月15日02:17:33,地点识别为"松林路47号外围监控C7"。
林涛的血液瞬间凝固。这不正是陆铭被捕前反复提到的圣心疗养院旧址吗?
画面上出现了一个穿黑风衣的男人,撑着一把老式黑伞。尽管雨幕模糊了面容,但那略微左倾的走路姿势让林涛立刻想起马路对面那个鞋印与案发现场匹配的神秘人。男人在镜头前停下,突然抬头看向监控——伞沿抬起的瞬间,露出的不是人脸,而是一面巴掌大的圆镜。
"操!"林涛猛地后仰,椅子撞在文件柜上发出巨响。视频在这一秒戛然而止,最后定格在镜子里反射出的画面——那分明是年轻时的陆文渊,却穿着现代的衣服,左手无名指上戴着沈静的婚戒。
办公室门突然被推开。秦越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来,白大褂上沾着可疑的棕色污渍:"林队!袖扣上的纤维分析结果出来了!"她的马尾辫散了几缕头发,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和松林路那家旧书店的地毯样本匹配度98%!"
林涛迅速关闭视频窗口:"书店老板的DNA呢?"
"数据库里没有匹配记录。"秦越喘着气调出一组数据,"但他的借阅卡登记身份证号前六位是——和陆文渊教授完全一致。"
窗外的雨突然变大,雨滴砸在玻璃上的声音像无数细小的敲门声。林涛想起陆铭的警告:"我父亲是左撇子。"而所有案发现场的鞋印都是右脚略浅——这正是长期左腿承重导致的步态特征。
"准备车,去书店。"林涛抓起配枪,余光瞥见电视上正在重播发布会新闻。镜头扫过旁听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浑身一僵——沈静穿着精神病院的淡紫色病号服,正低头在纸上画着什么。当镜头再次切回时,她突然抬头,左眼瞳孔在闪光灯下呈现出不自然的银灰色。
画面定格在这一帧。林涛放大后发现,沈静在画的正是那个诡异的拓扑结构图——中心标注着"镜面反射",周围环绕着七个数字"7",每个"7"的末端都连着一面微型镜子。
"等等。"秦越突然抓住他手臂,"你看这个。"
她调出书店监控的截图放大。柜台后的镜子里,本该反射出书店老板的位置,却诡异地映出一排书架——就像那里站着的人是透明的一般。更可怕的是,镜中书架上的书脊标题连起来是一句话:"第七个孩子活在镜子里"。
林涛的手机这时震动起来。未知号码发来的彩信里,沈静站在精神病院的镜子前,右手举着一张纸,上面是歪歪扭扭的儿童笔迹:"爸爸说七点钟游戏开始"。而镜中的"沈静"却用左手举着另一张纸,上面是精确的机械印刷体:"GLDS-7已激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