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与耐克即将达成天价协议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在极小的圈子内不胫而走。虽然双方都签了保密协议,但在资本的世界里,没有不透风的墙。
各种捕风捉影、被添油加醋的小道消息,开始在德国的体育媒体圈和网络论坛上疯狂发酵。
“听说了吗?那个中国林,签了一份十年一个亿的合同!”
“什么一个亿?我听说是终身合同!耐克直接买断了他整个职业生涯,还送了他一架私人飞机!”
“你们的消息都过时了!我从一个在阿迪达斯工作的朋友那里听到的内部消息是,林远向阿迪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他要求阿迪达斯出资,在纽伦堡市中心,为他家那尊关二爷的雕像,建一座庙!因为这个条件太离谱,阿迪才最终放弃的!”
这些传闻,一个比一个离谱,却又因为林远之前种种“不科学”的表现,让很多人将信将疑。
德乙联赛第16轮,纽伦堡主场迎战慕尼黑1860的赛前新闻发布会,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这些离奇传闻的求证大会。
发布会现场,闪光灯亮如白昼,几乎所有德国主流体育媒体的记者都到齐了。
他们想看看,这个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年轻人,是否会被这突如其来的、足以压垮任何人的金钱与名望冲昏头脑。
一名来自《慕尼黑日报》的记者,抢到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他的问题尖锐而直接。
“林,你好。最近关于你和耐克签订天价合同的传闻满天飞,有消息称,这份合同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德甲的顶级球星。请问,你认为你目前的表现,配得上这样的身价吗?巨大的财富是否会让你在球场上分心?”
林主教练恩宁的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但林远只是平静地拿起话筒。
“首先,谢谢你的关心。”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发布厅,“其次,关于合同,那是我的经纪人需要处理的工作。我的工作,是在球场上进球,并且赢得比赛。”
他顿了顿,目光直视着那名记者,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
“至于你问我,我的表现是否配得上我的身价。我只能说,我不知道。至少品牌很乐意为我的表现付出金钱。”
“噗——”
台下,伊莎贝拉·科赫第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这个回答,太“林远”了。既没有正面承认,也没有否认,而是用一种充满自信的调侃,将皮球轻松地踢了回去,顺便还秀了一把自己的“牌面”。
紧接着,整个发布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笑声。
那名《慕尼黑日报》的记者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旁边的同事,另一位来自《图片报》的记者立刻跟上,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突破。
“林,据我们得到的内部消息,在你阿迪达斯也为你提供了一份极具诚意的合同,但最终谈判破裂。有传言称,是因为你提出了一个阿迪达斯无法接受的‘霸王条款’,请问这个传言是真的吗?你能透露一下那个条款的内容吗?”
这个问题,更是直指核心。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林远看着那位记者,脸上露出一种“你很懂嘛”的表情。
“你的消息来源,一定很灵通。”他先是夸了一句,然后话锋一转,一本正经地说道,“确实,我向他们两家都提出了一个条件。”
发布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但那不是一个霸王条款,”林远的声音平静而清晰,“而是一个我们双方的挑战,我们一起突破历史,并获得回报。但很抱歉,这个条款需要我们正式签约才会公布。”
“然后呢?”《图片报》的记者下意识地追问。
林远摊了摊手,脸上露出一个无辜又理所当然的表情。
“然后?然后我们可以开始准备比赛了。胜利就是我和他们的条件。”
......
马克斯·莫洛克体育场,人声鼎沸。
今天,纽伦堡的对手,是来自巴伐利亚州的另一支老牌劲旅:慕尼黑1860。
这支被球迷爱称为“雄狮”的球队,有着辉煌的过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曾是德国足坛的王者,拿到过德甲冠军和德国杯冠军。
队史上,也曾诞生过一位传奇射手。
1981/1982赛季,一个名叫鲁迪·沃勒尔的年轻人,在德乙联赛中,为慕尼黑1860疯狂地打入了37个进球,创造了当时德乙的单赛季进球纪录。
解说员在赛前,也提及了这段历史。
“……鲁迪·沃勒尔的37球纪录,在德乙的历史长河中,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今天,我们似乎正在见证一个新的传奇。联赛仅仅进行了15轮,林远已经在射手榜遥遥领先,他很有可能,成为打破这个天花板的男人。”
比赛开始。
也许是赛前发布会上的言论刺激到了对手,慕尼黑1860的球员们开场后踢得极其凶悍,进攻非常积极。
但如今的纽伦堡,早已不是那支任人宰割的降级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