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想用水力、风力代替人力?

作品:历史不是爽文|作者:减重60斤|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1 08:39:52|字数:4596字

三天两头坏;

一坏修半月;

没人敢用;

“不如老办法”;

所谓的“轻松替代人力”,最后就成了村里老张的“摆设风车”,看着新鲜,干不了活。

古代社会根本没这个“维护意识”,大多数机械一旦坏了,直接废弃。

你以为你带来的是奇迹,其实你只是做了个“巨型木偶”。

没有组织结构,就别谈“推广”。

你说服村长造风车,那下一个村谁来管?

你要搞一个流域范围内的水力灌溉系统,那谁来出人出钱?

这就涉及到:农民配合;田地归属;地役权使用(允许水渠经过);地主、官员、军户利益协调;

你得有:专业水工;跨村协调;土地丈量;官府备案;灾害应对;

如果你是皇帝,那你还能勉强整治。

但作为穿越小人物,搞风车水力还想推广?对不起,你连搞清村子地界都得吵三天。

技术没问题,但“社会组织能力”才是你永远也跨不过去的坎。

我们换个思路。

假设你什么图纸都有,也有基础知识。但你真的能:

用木材手工削出曲柄连杆结构?

调整传动比适应不同速度需要?

判断磨损点,改进支撑结构?

自制皮带轮,调节松紧度与角度?

你必须自己具备工匠 + 工程师 + 项目经理 + 建筑规划师多种能力,才有可能完成初步设计。

而且不能靠嘴说,还得亲自示范每个零件的打磨、固定、装配。

你真能吗?还是只会在小说里喊“我有机械图纸,造风车耕田”?

水风动力不是脑洞,而是文明成熟度的体现。

古代的水利、风动力使用,从来不是“个人发明”的结果,而是文明整体水准到达后自然产出的成果。

你穿越过去,能搞出这些设备:

除了技术外,还要工匠制度;

还得有材料工业支撑;

还有社会协调能力做基础;

甚至要有常识教育体系让人懂你在干嘛。

没有工具链,就别想搞水风;

没有组织链,就别谈推广用。

你一个人不是生产力革命的发动机。

现实不是Minecraft,设备不是堆积木。

哪怕你能造出第一架风车,它也撑不起任何社会转型。

你只是在重复一个不成熟技术的实验,注定昙花一现。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历史不是爽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不是爽文》,方便以后阅读历史不是爽文第3章 想用水力、风力代替人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不是爽文第3章 想用水力、风力代替人力?并对历史不是爽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