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民兵不是随便组织的

作品:历史不是爽文|作者:减重60斤|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1 08:39:32|字数:5130字

你想慢慢组织,悄悄发展,地方政府能看不出来?

别天真了。古代官府在“控制人口动向”这方面是极其敏锐的。特别是县、乡、保、甲这四级联控体系,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地方耳目。

你拉壮丁,邻村就会打报告;

你买兵器,铁匠就得上报;

你屯粮草,粮商就要问话;

你训练时打锣打鼓,夜巡丁役就能听见。

你要真动起来,三天不到地方县丞、捕头、弓兵全上门,不是“调解”,是“围剿”。因为他们知道:容你一时,就麻烦一世。

哪怕你说你是“保甲练武”,只要不是有官令,立马给你戴帽子“图谋不轨”,轻则流放,重则死刑。

练兵不是喊口号,是要吃饭的。一个壮丁一天三斤粮,再加点盐、肉、水和器械,每月成本上千文。你如果组织几十人,就是几千斤粮、几十套衣甲、武器、器械、伙食、草药——钱从哪来?

你说靠募捐、靠支持者?你刚穿越过去谁支持你?你又不是本地绅士、豪强、庄主、军官。

你不发钱,这些人天天练个寂寞;你发不出饷,这些人三天跑光;你没兵器,就用木棍练?一打仗全被屠。

民兵不是“说练就练”,它背后是一个小型“后勤系统”:钱、粮、药、器、营地、主将、旗帜、激励、奖惩制度……你一样没有,练个什么劲?

即便真成了规模,朝廷也会“强行收编”或“就地剿灭”。

历史上有些地方义军或民兵确实成型,但你知道结果吗?不是被剿,就是被“就地编入军制”。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发展成几十万大军,朝廷派出节度使围剿;宋代方腊、李顺、钟相义军也是刚成气候就被灭;明清时的“乡勇”“团练”若不受控,就会被强制收编为“绿营”或“营兵”。

为什么?因为国家不允许存在“脱轨武装”。你不是正规军、不是军籍兵员,你的存在就是对政权合法性的挑战。

你说你只保家卫乡?朝廷不信;你说你不谋反?地方官怕你谋反。你越大,越得死。

古代社会是一个户籍紧绑、兵权严控的体系,你组织民兵,必须跨越:

编户系统;

军籍限制;

宗族网络;

地方统治;

官府许可;

法律红线;

后勤支持;

舆论正当性。

你没有身份、没有土地、没有权力、没有名分、没有钱粮,凭什么号召别人扛刀上阵?现实不是你感动他们,他们就会跟你干,而是他们要问一句:“你是哪个朝廷官?”

没有这个“头衔”,你的民兵不是兵,是匪。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历史不是爽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不是爽文》,方便以后阅读历史不是爽文第11章 民兵不是随便组织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不是爽文第11章 民兵不是随便组织的并对历史不是爽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