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火药是两句话就能随便搞到的?

作品:历史不是爽文|作者:减重60斤|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1 08:39:18|字数:5164字

你炼得出一管火药,也养不起一个军队。火药本身只是工具,真正决定胜负的,是后勤系统。而火器系统背后包含:

采矿、提炼、精制、储存、运输系统;

铸造、锻造、铜铁合金技术;

精准测量、工匠管理、试爆试枪机制;

战术配套体系:火器与弓、刀、骑兵协调使用。

换句话说,没有国家资源和组织能力支撑,你就算搞出一小撮黑火药,最多也就当个惊喜玩具,距离“改变时代”差十万八千里。

别以为火药配方是“公开秘密”,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技术保密体系。

《武经总要》虽记录了早期火药配方,但细节模糊,属于“技术切割”版本;

明代“火龙出水”“震天雷”等武器的真正比例,只传内部工匠;

清代“火药局”配方只准上交工艺文书,不许私抄;

工部兵部设有“监工制度”,一旦工匠泄露配方则处斩。

因此,哪怕你真的入职火药作坊,也不一定能掌握全流程信息。一个工匠可能只负责“洗硝”,另一个人专管“烘干炭末”,根本没有完整知识链。更别提作为“外人”穿越者,你连火药样本都没见过。

从火药到火器,要跨越技术鸿沟。很多小说设定主角能从火药一跃搞出火枪、火炮,现实中这条路遥远到绝望:

火绳枪出现已是明中期,西式火枪则更晚;

火炮涉及铸炮技术、炮车设计、装填训练;

火箭需解决气流、推进、材料等问题。

最关键的是,这些都不是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系统工程。需要上百人团队分工协作,十几年试错,几百次炸膛爆炸积累出来的工业能力。

所以,主角一个人“鼓捣出连珠火铳”的情节,在史实面前显得像童话。

火药改变历史,不是某个“天才”能随便复制的。火药的确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但它真正对军事和社会产生革命性影响,却是在有国家工业组织能力之后才实现的。

小说中那种“一个现代人下凡,点把火就能颠覆王朝”的情节,是对火药历史、技术门槛、政治管理、资源垄断、军事体制的全方位误读。

现实是:你在古代动一把硝石,就可能被视为“图谋不轨”;你要是还搞出一炮炸了人,等着的就不是“建立帝国”,而是五马分尸的下场。

火药很伟大,但它从来不是穿越者的玩具。它是国家机器的牙齿,是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技术、政治与秩序交织的结晶。谁敢轻易碰它,历史会告诉你代价有多惨烈。

喜欢历史不是爽文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历史不是爽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历史不是爽文》,方便以后阅读历史不是爽文第1章 火药是两句话就能随便搞到的?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历史不是爽文第1章 火药是两句话就能随便搞到的?并对历史不是爽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