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年的匿名信和“金牙炳”的离奇死亡,在他眼中不过是蝼蚁垂死的挣扎与拙劣的嫁祸,连一丝涟漪都未能在他深不见底的心湖中荡起。
匿名信被何雨昂直接送到了毛森的办公桌上,附着一张便签,字迹冷峻如刀:
“拙劣伎俩,意在构陷。请毛站长明察,还雨昂清白。照片中人系上海行动中重要线人,接触均有备案可查。”
他根本不辩解,而是将问题直接抛回给毛森——查,就是自证清白;不查,就是毛森失职甚至包庇。
毛森捏着照片和便签,脸色阴沉。他当然知道这是陈伯年的手笔,本想借机敲打何雨昂,没想到对方如此强硬且滴水不漏。
他只能硬着头皮下令“彻查”,结果自然是“查无实据”,匿名信被定性为“别有用心者恶意中伤”。
至于“金牙炳”的诡异死亡,何雨昂更是亲自“关切”。
他带着法医和军统技术科的人来到现场。那具扭曲的尸体,心脏位置淡淡的黑色手印散发着微弱的、常人难以察觉的阴冷气息。
何雨昂的手指在虚空中看似无意地拂过那手印,一股无形的、更加深邃的黑暗力量悄然渗透,瞬间将残存的、属于南洋邪术的微弱印记彻底抹除、同化。
“死因?”何雨昂的声音平静无波。
法医满头大汗:
“报告特派员…体表无伤,内脏无中毒迹象…像是…像是突发性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心源性猝死…” 他给出了一个医学上勉强能解释的结论。
军统技术员也摇头:“没有发现外力入侵痕迹,指纹、足迹均无可疑。”
何雨昂点点头,对闻讯赶来的记者们沉痛地说道:“金牙炳涉嫌扰乱金融秩序,本应接受法律审判。
如今猝然离世,虽是其咎由自取,但也令人扼腕。这再次证明,为非作歹者,天理难容,必有报应!望诸君引以为戒。”
他巧妙地将死亡归咎于“天理报应”和当事人自身的“咎由自取”,既撇清了自己,又营造了一种神秘威慑的氛围。
陈伯年精心策划的两波攻势,被何雨昂以近乎冷酷的手段轻松化解,反而让对手陷入被动和更深的恐惧。
解决了眼前的麻烦,何雨昂将全部冰冷的意志投入到真正的战场——掌控广州金融。
他深知,对付英资堡垒和本土买办,正面强攻是下策,必须另辟蹊径,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根基——黑市银元交易和民众对法币的彻底绝望。
他的计划核心有两点:
1. “铸剑为犁”——华资联盟的定向输血:何雨昂并未食言。他利用“华南经济督导特派员”的权限,将从南京争取到的、极其有限的黄金外汇储备,以及部分强制征收上来的、品质尚可的实物(如棉纱、桐油),以极低的价格和严格的监管条件,定向配给给那几家表态支持他的华资银行(粤华、通商、永安等)。条件只有一个:
这些银行必须开设“民生保障专柜”,以远低于黑市的价格,向持有政府配给证的市民限量兑换银元或出售平价基本生活物资(米、面、油、盐),且只接受法币结算
2. “幽灵黄金”——扰乱黑市的致命一击:这是何雨昂最隐秘也最致命的一招。他动用了红党地下交通线,从香港黑市秘密购入了一批高仿度极高的“幽灵黄金”——外表、重量、甚至部分物理特性都与真金极其相似,但核心是廉价的合金。数量庞大,成本却远低于真金。
行动开始了。
首先,“民生保障专柜”低调开业。虽然兑换额度很低(每人每月限兑一块银元或等价物资),平价物资也限量供应,但这如同在绝望的沙漠中注入了一股微弱的清泉!
消息像野火般传开。市民们拿着几乎已成废纸的法币,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涌向这几家华资银行。长长的队伍成了街头一景,虽然杯水车薪,但象征意义巨大——政府还在行动!
法币还有一点点用!这极大地延缓了法币信用彻底崩塌的速度,也暂时稳住了部分民心。
紧接着,“幽灵黄金”被何雨昂通过精心设计的多个匿名渠道,分批、缓慢地注入广州庞大的黑市网络。
这些“黄金”首先出现在一些小型的、陈伯年势力覆盖不到的银元庄和走私贩子手中。它们被当作真金迅速交易、流通。
由于其仿真度极高,甚至骗过了一些经验老道的黑市鉴定师。
当这些“幽灵黄金”开始流入陈伯年等大买办控制的核心黑市渠道时,灾难爆发了!
某个大庄家在向英资银行抵押一批“黄金”换取外汇时,被汇丰的专业仪器检测出问题!消息如同瘟疫般在黑市传开,恐慌瞬间蔓延!
持有“黄金”的人疯狂涌向庄家要求兑现或退货。
庄家之间互相猜忌,交易几乎停滞。
黑市银元价格在恐慌性抛售和信用崩塌中开始剧烈震荡,一日数变,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局面。
陈伯年损失惨重!他手中刚吃进的大批“黄金”瞬间变成一文不值的废铁,前期高价囤积的银元也因市场冻结而难以套现,资金链岌岌可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