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同时开了投票通道。"黄岳林顿了顿,声音略微压低,"而且,他们承诺把台湾地区的听众票池划给您,算在文化交流评选的总分里。"调酒棒在杯口转出半圈涟漪。申请已经上报给了主管部门。”黄岳林继续道,“上级批了,但有两个口子——第一,卜合理那边的台本必须提前五个工作日送审,zz敏感词库更新到3.0版了;第二,商业一台要求同步派驻导播组,说是怕信号中断。”
陈星尘稍微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让法务部起草一份补充协议。”他顺手拿起一支笔,在提名申报表的“合作单位”栏上轻轻地点了两下。“注明投票数据需经两岸第三方机构双重认证。”随着笔尖的触碰,墨水迅速渗透纸张,形成一小团阴影,仿佛在强调着这个协议的重要性。
挂掉电话后,陈星尘注意到杯中的金汤力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气泡,变得平淡无奇。他端起酒杯,将剩余的酒一饮而尽,冰块与牙齿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同时带来一阵轻微的刺痛。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显示出一条来自商业一台的林月梅的消息:【陈星尘,台里刚刚召开了会议,这次与宝岛的联动项目被视为你的加分项,但你要记住——】消息框闪烁了两下,最后几个字如针尖般锐利,直直地刺进他的视线:【天线不能歪。】
陈星尘缓缓抬起头,目光穿越窗户,望向维多利亚港对岸。在暮色的笼罩下,那座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被灯光勾勒出冷硬的轮廓,宛如一座沉默的巨兽。他凝视着那座雕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
最后,他将空酒杯放回桌上,窗外,启德邮轮码头的LED屏正在进行调试。巨大的“欢迎来到紫荆区”字样在夜空中扫过,如同一道明亮的闪电,将他映在玻璃上的影子硬生生地劈成了两半。
凌晨二点,万籁俱寂,整个世界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陈星尘静静地坐在调音台前,他的指尖轻触着调音台上的按钮,蓝色的背光在他的指节上投下淡淡的影子,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当他缓缓地将推子向上提起时,肖邦的《夜曲》如同一股融化的月光,轻轻地漫进了他的耳机里。那悠扬的旋律,如同夜空中的流星划过,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
陈星尘的目光透过玻璃墙,落在了港岛的夜景上。霓虹灯光在黑暗中逐渐褪去,仿佛变成了深海里的磷光,微弱而神秘。摩天大楼群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安静,宛如沉睡的水母,一动不动。只有启德邮轮码头的LED屏幕,在远处忽明忽暗,仿佛是某种深海生物的呼吸,给这片寂静的夜景增添了一丝生机。
"深夜好,这里是《星夜漫游》。我是陈星尘。" 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温暖地传入了每一个听众的耳朵里。麦克风似乎能捕捉到他声线里的那一丝沙哑,将其与电流声交织在一起,编织成一张柔软的网,轻轻地笼罩着每一个人。
然而,就在他继续往下说的时候,控制台右下角的通讯灯突然亮起,显示着"台北FM97.4请求接入"。陈星尘的目光被吸引过去,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用食指轻轻地盖住了那个按钮,继续说道:"当城市把霓虹调成静音……"
在玻璃的倒影中,导播小林正举着提示板,侧身走进了控制室。陈星尘的目光落在了提示板上,那上面写着"忠孝东路"四个字,字体清晰而醒目。
“宝岛听众的 FM 调频声……”陈星尘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着,他的咬字刻意而又轻柔,仿佛那“宝岛”二字是一片薄冰,稍一用力就会碎裂。通讯灯闪烁了两下,这次旁边多了一盏红色的“审核通过”灯,仿佛在默默为他加油鼓劲。
陈星尘的手稳稳地放在推子上,将其轻轻推到了 +3dB 的位置。随着这一动作,肖邦的旋律如潺潺流水般流淌而出,但在这美妙的音乐中,却隐隐约约地混入了一丝雨声。这雨声并非来自于技术组提供的“台北梧桐雨声”,而是他偷偷剪进素材里的香港雨打铁皮棚的录音。
这两种雨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微妙而和谐的和声,宛如天籁之音。陈星尘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今天,我们将连线宝岛的听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兴奋,“同时,我们也将进行试播,与日月潭电台的着名主持人卜合理先生联动。卜大哥,请和我们紫荆区的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这时的电流声变得异常清晰,仿佛在耳边嗡嗡作响。与此同时,一阵若有若无的水鸟振翅声也传入耳中,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一个带有明显沧桑感的男中音如同一股清泉般流淌而出。他的声音中带着浓厚的台南腔调,让人不禁联想到那片充满阳光和热情的土地。
“哎呀,陈先生啊,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我这所谓的‘着名’头衔,不过是大家给面子罢了!”他笑着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谦逊和幽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