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长宁五年秋意沉,蛇羹引泪忆民生

作品:英烈传奇|作者:爱笑的花猫|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2 22:44:51|字数:6294字

“我以为自己做得够多了,够好了……” 他抬起手,想要揉揉发胀的太阳穴,却发现指尖竟有些发颤,“可到头来,还是有百姓,要靠这刀头舔血的营生过活。他们手上的伤,身上的疤,都是我当年……没尽到的责任啊。”

话音未落,一滴浑浊的老泪,从他眼角滑落,砸在石桌上的空碗里,发出细微的声响。

这滴泪,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龙正锋从未见过祖父流泪,吓得不知所措,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罗嘉儿张了张嘴,想说“殿下已经做得很好了”,却发现任何安慰的话,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她忽然明白,龙天策的泪,不是为自己流的,是为那些素未谋面的捕蛇人,为那些他没能护得周全的百姓。

玉倾城走上前,轻轻为他披上一件外衣(秋风已带凉意),柔声说:“殿下,当年你在西南,平定了战乱,减免了赋税,救了多少人?有些事,非一人之力能及,百姓要过上好日子,本就需要一代一代人慢慢经营。”

“可我是西南安抚使啊……” 龙天策的声音哽咽,“我握着权柄,握着他们的生死祸福,却没能……没能让他们彻底摆脱这靠毒蛇讨生活的日子。我听着都难受,想着他们每次进山捕蛇,都可能有去无回,我这心里……”

他说不下去了,只是望着西南的方向,老泪纵横。

这个在刀光剑影里闯了一辈子、从未皱过眉头的铁血将军,这个平定了无数叛乱、执掌过半壁江山的秦王,此刻,却因为一碗蛇羹,一篇古文,一句关于百姓生计的闲话,哭得像个愧疚的孩子。

秋意沉沉:新篇更重民生细

夕阳西下,将龙天策的影子拉得很长。渤海的秋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过石桌,仿佛在为这位老人的愧疚,低声叹息。

龙正锋看着祖父通红的眼眶,忽然走上前,用稚嫩的声音说:“祖父,您别难过。等我长大了,去柳州,教他们种更好的庄稼,开更大的作坊,让他们不用再捕蛇,也能过上好日子。”

龙天策低头看着长孙,泪眼朦胧中,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他也说过“要让边疆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伸出手,摸了摸龙正锋的头,哽咽着说:“好……好啊……”

罗嘉儿默默收拾起那碗蛇羹,心里却有了个主意——她要给柳州的同乡写封信,问问那里的捕蛇人,到底缺什么?是种子,是技术,还是销路?或许,秦王府可以做点什么,比如资助他们开个蛇制品合作社,让他们既能靠蛇营生,又能少些危险。

玉倾城看着龙天策,眼中满是理解。她知道,这场由蛇羹引发的泪,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龙天策这一生,写过太多“新篇章”——平定岭南,是开拓的篇章;稳定西南,是融合的篇章;退隐渤海,是安宁的篇章。而此刻,这滴为捕蛇人落下的泪,或许正在酝酿一篇更细微、更沉重,也更温暖的新篇章——它不再关乎开疆拓土的壮阔,而是关乎每一个普通百姓的生计,关乎那些被忽略的、细微的苦难。

夜色渐浓,渤海的涛声隐隐传来,像是在回应着老人的愧疚,也像是在催促着新的行动。

龙天策擦干眼泪,站起身,望着西南的方向,眼神里渐渐多了几分坚定。他知道,自己或许无法让所有捕蛇人立刻放下铁叉,但至少,他可以做些什么,为那些仍在山林里与毒蛇周旋的百姓,送去一丝希望。

这,或许就是他晚年“续写新篇章”的意义——从宏大的“治国平天下”,落到细微的“柴米油盐”,用余生的愧疚与责任,去弥补那些年未能尽善尽美的民生细事。

秋意沉沉,而属于龙天策的新篇,在泪水中,悄然转向了更贴近大地、更贴近人心的方向。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英烈传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英烈传奇》,方便以后阅读英烈传奇第344章 长宁五年秋意沉,蛇羹引泪忆民生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英烈传奇第344章 长宁五年秋意沉,蛇羹引泪忆民生并对英烈传奇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