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是个大家庭,除了嫁出去的两个女儿,剩下几个儿子还没有分家。
老大丁济仁,娶妻刘兰花,生育四女三子。
老二丁济群,也就是王秀娥的男人,俩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
老三丁济山,娶妻李翠兰,生育三子二女。
老四丁济海,娶妻王桂香,生育五个儿子。
丁家两个姑姐单论的,大姑姐嫁到了邻村一户人家。如今也生了三子三女,因为娘家人口兴旺,她在婆家很是有地位。
二姑姐要嫁人的时候,丁济群已经当上军官并回来探亲。借着军官二哥的光,二姑姐居然嫁到县城一个工人家庭。如今也是生了两个儿子,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这么庞大的一个家庭,这么多的人口,每天光是喂饱这些人还有家里养着的家禽牲畜,就够几个媳妇从早忙活到晚。
本来家里这些活计该是四个妯娌轮流干,这赶上秀娥生孩子坐月子,还一下歇了一个月,另外三个妯娌难免酸上几句。
尤其几个妯娌的男人都在家,他们孩子大多生在建国前战争年代。那时候兵荒马乱的,根本保证不了坐月子。因此看着秀娥坐一整个月子,心里才那么多羡慕嫉妒。
好在丁家二老把子女教养的都不错,兄弟妯娌相处起来虽然少不了嘴上口角,倒也没什么太大的矛盾。
秀娥觉得,三个妯娌尽管心有不满却还能忍她一个月,估计除了原身大出血差点没了半条命的原因外,还跟原身男人的军官身份,和每月从不间断的生活费有很大关系。
她生孩子的时候,正赶上秋收的尾巴。如今出了月子,眼看就要入冬。
幸好北方的农村,冬日里并没有什么地里的活计,最多也就家里这点儿事儿。她们老丁家妯娌四个,每天需要忙活的活计也就是全家一天两顿饭,还有家里的两头猪和几只鸡要喂好,再就收拾收拾院子。
至于老两口还有各房的衣裳,都是各房洗各房的。吃水家里有水井,砍柴、修补屋顶家具什么的,都是家里男人的事情。
这点活儿妯娌四个一人一天的倒换着干,倒也不累。
何况秀娥身上还有些灵力,几个小法术下来,分给她那点活儿很快就能干完。
好不容易闲下来,几个女人还要凑一块儿干点针线活儿什么的,总之村里的女人一年到头手里就不能停下。
作为要融入这里的外来灵魂,秀娥自然随大流的拿了针线笸箩,照着记忆跟妯娌婆婆坐炕上开始给孩子做小衣裳。
“哎呦,老二家的这孩子生的好。”大嫂刘兰花不知道第几次对着秀娥一脸的感慨,“瞧你这坐个月子,这脸咋还养的白白嫩嫩的。再瞧这身段儿,恢复的跟那城里大姑娘似的。”
剩下两个妯娌和丁家婆婆,听了也跟着往秀娥身上看。
被婆婆和妯娌盯的怪不自在,心里还庆幸如今刚要入冬。接下来一整个冬天,人人都一身厚厚的棉袄棉裤。头上还动不动系个大红大绿的毛线头巾,就是她变化有点大,外面那些人不来家里细看还真发现不了。
被妯娌婆婆瞧的不自在的秀娥,只能强装镇定说:“俺咋知道为了啥?再说了,哪个好人关屋里闷上一个月又不出去下地干活,那皮子都得捂白了。我这又生孩子有出那老些血的,可不是一点儿血色都没有。”
“这话倒是不假。”丁家婆婆很认同的点头,娘家侄女在家受罪,她这个当婆婆的可不得好好养着。说是人瘦了不少,可也瞧着更水灵了不是。
“不都说怀闺女养人,”四弟妹王桂香也跟着凑热闹,“咋地二嫂生个儿子,也养的这么好。”说完还特意挺了挺胸脯,底气十足的说:“俺生那五个皮小子的时候,可把俺给折腾坏了。”
嫁进婆家,一口气儿生下五个儿子,可是把王桂香得意坏了。尤其曾经丁济群离家那八九年里,面对膝下无子、丈夫不在的秀娥,这个四弟妹可没少炫耀。
也就曾经的秀娥本身大大咧咧,加上娘家跟婆婆也沾亲带故,她在这个家日子并不难过。所以对于四弟妹的炫耀,也没怎么往心里去。即使惹急了,也不过嘴上呛呛两句就过去了。
哪怕如今秀娥儿子都生了三个,王桂香依然因为自家五个儿子而自豪。
同样孩子生了不少的老三媳妇李翠兰对上王桂香,那是一点儿都不带虚的,“这人和人都不一样,那怀孩子自然也不一样。”
“哎呦,三嫂你说话俺听着还怪有道理呢。”王桂香也笑着说,“要是咱怀孩子也跟二嫂似的,做个月子能一下年轻好几岁,就是再多生几个俺也乐意。”
“想生孩子你得找你家老四。”李翠兰面色不变,嘴上荤话脱口就出来了,“叫他夜里再使使劲儿,说不准就怀上了呢。”
看周围说话和听话的人都面不改色,手里活计也不耽搁。听得浑身不自在的秀娥,只能假装低着头跟手里的小衣裳较劲儿。
好在一旁睡觉的儿子又适时哭了起来,秀娥赶紧放下手上的活计,把儿子抱起来开始检查尿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