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勤王惊雷·棋终收官

作品:红楼之黛改红途|作者:梦臆录|分类:古言|更新:2025-07-10 14:41:28|字数:5434字

我捏着北疆送来的急报,指节被信纸硌得发疼。

信上"张怀远率军南下"几个字像烧红的铁,烫得我眼眶发酸——昨夜才逼退陈廷安的禁军,今日北疆的惊雷便劈下来了。

"小竹,"我听见自己声音发哑,"去把炭盆挪近些。"

小竹应了一声,青瓷炭盆的暖香漫上来时,我盯着信纸上未干的沙粒。

这是快马加鞭从雁门关外送来的,张怀远若真奉太后密旨勤王,怎会连八百里加急都不走?

沿途州府竟无一人递折子进京——除非他根本不想让朝廷提前知晓。

"姑娘?"小竹的手在我眼前晃了晃,"您脸色白得吓人。"

我扯出个笑,把信纸叠成方胜:"去请大嫂子和三姑娘来,就说我有急事相商。"

小竹刚掀开门帘,穿堂风便卷进来半片银杏叶。

我望着那片叶打着旋儿落在案头,突然想起三日前审张慎之的夜。

那老匹夫被夹棍断了腿,血沫子溅在青砖上,偏生咬着牙说"太子旧党还有后手"。

原来后手不是陈廷安的禁军,是张怀远的十万边军。

"林姐姐!"探春的脚步声比人先到,她掀帘时带起一阵风,把我案上的茶盏都震得叮当响,"大嫂子在后边,她让周瑞家的去调马车了。"

我指了指案上的急报。

探春凑过来,眉峰立刻拧成结:"张怀远?

他不是最恨太子党么?

当年太子要裁北疆军饷,还是他带头抗旨的。"

"所以更可疑。"我摸了摸颈间的玉佩,玉坠贴着心口,还留着昨夜第一次回溯时的余温。

时空回溯的金手指每次发动,这玉便会发烫,像块烧红的炭。

我昨夜试过两次回溯——第一次在周怀礼举刀时,第二次在小竹送急报前。

可张怀远的动向,是第三次回溯都没探到的变数。

门帘又被掀起,李纨的月白缠枝纹披风扫过我的鞋尖。

她手里捏着个铜手炉,见我盯着玉佩,便轻声道:"可是要动那个?"

我点头。

时空回溯每日只能用三次,前两次用在周怀礼身上,第三次...该用在张怀远身上了。

"妹妹且闭眼。"李纨伸手替我拢了拢鬓角,"我守着门。"

我闭眼前最后看见的,是探春攥紧的拳头——她指甲盖都泛白了,指节抵着腰间的绣春囊,那是她刚当上书院山长时,姑娘们凑钱给她绣的。

黑暗漫上来时,我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这是回溯的前兆,像掉进一潭温水里,所有声音都被泡得绵软。

等再睁眼,我已站在张怀远的将军帐里。

帐外的北风卷着沙粒打在牛皮毡上,张怀远正俯身看地图,烛火在他脸上投下阴影。

他腰间的玄铁剑挂着血渍,剑穗是北疆贵族特有的珊瑚红——那是他与金帐血脉结盟的信物。

"大人,"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兵部的密信。"

张怀远的手顿了顿,接过信的动作像在接烫手山芋。

信笺展开时,我看见抬头是"陈廷安谨上",内容只有一句:"太后病重,新君不日登基,北疆军当为勤王首功。"

我猛地攥紧袖口。

原来陈廷安早和张怀远勾结,他们借太后名义勤王,实则是要扶持个傀儡皇帝!

张怀远若真进了京,京城二十万禁军哪里挡得住他的边军?

"叮"的一声,烛芯爆了个灯花。

我眼前的景象开始模糊,这是回溯时间要到了。

临走前我瞥见张怀远把信投进炭盆,火星子窜起来时,他嘴角扯出个笑——那笑里没有忠勇,只有野心。

再睁眼时,我额头全是冷汗。

李纨正用帕子替我擦脸,探春端着参汤站在旁边,手都在抖:"林姐姐,你刚才...是不是又用了那个?"

"是。"我接过参汤喝了一口,喉间的腥甜散了些,"张怀远和陈廷安勾结,要借勤王之名逼宫。

太后若真病了,他们就扶新君;太后若没病..."我顿了顿,"他们就说太后被奸臣所困,勤王清君侧。"

李纨的手炉"当啷"掉在地上。

她蹲下身捡,我看见她耳后的碎发都被汗浸湿了:"那怎么办?

北疆贵族最看重血契,张怀远当年和金帐部盟誓,若他背约..."

"散布谣言。"我把茶盏重重一放,"就说张怀远私吞军饷,要拿金帐部的女儿去和蒙古和亲。

再让书院的弟子扮成六百里加急的使者,持伪诏命他停军候旨——伪诏用太后的凤印,我这里有拓本。"

探春眼睛亮起来:"我这就去安排!

书院的小桃会仿冒圣旨,她爹以前在礼部当差的。"

"等等。"我叫住她,"让小桃在诏里加一句'北疆互市今年增收三成,可赏黄金万两'。

张怀远的兵吃了三年粗粮,听见黄金眼睛要绿。"

李纨突然握住我的手:"我这就写信给金帐部的额尔敦老王爷,他最恨背信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红楼之黛改红途》,方便以后阅读红楼之黛改红途第232章 勤王惊雷·棋终收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红楼之黛改红途第232章 勤王惊雷·棋终收官并对红楼之黛改红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