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听了姜子牙的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觉得姜子牙的话很有道理,虽然现在受到了很多人的责骂,但只要最终能够取得胜利,这些骂名又算得了什么呢?
帝辛感激地对姜子牙说:“军师,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豁然开朗。等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拜访一下你们掌教,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他不仅能教育好殷郊和殷洪这两个孩子,还如此有智慧,真是令人钦佩!”
姜子牙微笑着回答道:“大王过奖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战胜敌人。”
帝辛深吸一口气,他的决心变得更加坚定。他决定不再被那些骂声所影响,而是要按照计划行事,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绝不退缩。
“好!就这么决定了!”帝辛大声说道,“我一定要把伯邑考这个人奸消灭掉,给出卖人族的人,一些教训,也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帝辛的厉害!”
战场之上。。。。
众人如潮水般退至潼关,这座关隘一时间汇聚了众多人才,各关卡的大将们也都聚集在此,还有众多人口。
都是在此等待反攻的命令。
随着一关一关的撤退,帝辛的政策真的初见成效,引出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
商朝兵马的不抵抗给人们带来了一种错觉,仿佛大商已经不堪一击。
这种错觉在一些人心中逐渐发酵,引发了他们的异心。
北伯侯崇黑虎首先按捺不住,他率领军队对陈塘关发起了攻击。
与此同时,南伯侯鄂顺听到北伯侯都敢造反,他也不甘示弱,开始攻打三山关。
至此,四大诸侯中已有三个反叛,唯有帝辛的老丈人东伯候姜恒楚,还按兵不动。
主要也是这辈子,帝辛没动姜王后,没处死姜恒楚,所以姜文焕依旧是好大舅哥。
殷郊殷洪太子之位,也稳的很,东伯候根本没有造反理由。要是非说有,可能就是帝辛沉迷女色了。
虽然帝辛最近沉迷于苏妲己的美色,但是不影响他们关系呀,食色性也,男人都懂!
不过三大诸侯的反叛。
这一情况无疑给其他小诸侯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让他们觉得反抗商朝并非难事,很快就有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势头。
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反叛的诸侯竟然喊出了“废除推恩令”这样的口号!
这一喊,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越来越多的诸侯受到影响,纷纷加入到反叛的行列中来。
这些诸侯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子嗣们其实早已对这场叛乱持有不同的看法。
这些年轻一代,虽然身处诸侯之家,但对于推恩令所带来的机会,他们心知肚明。
毕竟,这可是第一个让他们有机会继承爵位的大王啊!
所以,他们在暗地里开始偷偷地向朝歌传递消息,希望帝辛能够获胜,并将推恩令这一政策继续推行下去。
帝辛每天都会收到来自各地的消息,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起来反对自己,他的内心不禁泛起一丝涟漪。
尽管上次经过姜子牙的心理建设后,他的内心已经变得无比强大,但面对如此众多的反对声音,他还是忍不住开始自我怀疑: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但是又看到那么多诸侯子嗣相信自己,就又感觉自己没有错。
干劲满满!
最终,帝辛并没有因为这种自我怀疑而惊慌失措。相反,他似乎对这一切都早有预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伯邑考在得知南伯侯和北伯侯的行动后,他毫不犹豫地与他们取得联系,并迅速组成了联盟。
他明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道理
而且伯邑考听说。
陈塘关的守将正是李靖,他武艺高强,威震一方。还听说李靖三儿子哪吒出世后,他手里就多了个塔,有了塔,武艺更胜以往。
而三山关的守将则是邓九公,他不仅自身实力出众,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女儿邓婵玉。
伯邑考忧心忡忡地想着南伯侯和北伯侯是否能够抵挡住李靖和邓九公的进攻,心中充满了担忧。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去找申公豹商议对策。
见到申公豹后,伯邑考开门见山地说道:“相父,如今南伯侯和北伯侯也起兵反叛商朝,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一些支援。”
申公豹听后,面露难色,犹豫地回答道:“这……大王,支援他们固然可行,但这样做可能会对我们的攻势产生一定影响啊。”
他似乎在为伯邑考考虑,表现得有些迟疑。
然而,伯邑考早已胸有成竹,他继续解释道:“相父,军队由您率领,攻打小小的朝歌,自然拿捏。但如果我们能支援南伯侯和北伯侯,不仅可以赢得他们的感激之情,还能在最终胜利时顺利收编他们的部队,壮大我们的实力。方便我们统一!”
申公豹心中暗自感叹,伯邑考确实有自己的想法和谋略。但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啊。因为伯邑考并不了解商朝的真正实力和内部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