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五 恃八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08|字数:14444字

絶欲而言寡欲盖见素然後可以守素抱

朴然後可以返朴少私然後可以无私寡

欲则致於不见所欲也

陈象古曰少私寡欲絶弃之机要也

黄茂材曰至道无华朴素而已所见者素

其见无非道矣所抱者朴其抱无非道矣

私可以无何少之云欲可以絶何寡之云

见素抱朴爲上智言少私寡欲所以诱进

中下之士者也

绝学无忧章第二十

絶学无忧

御注曰任其性命之情而乐故无忧

碧虚子陈景元曰今之学者糟粕而已矣

所言絶学者非谓其絶灭不学也谓守其

自然之性也

颍滨苏辙曰爲学日益爲道日损不知性

命之正而以学求益增其所未闻积之不

已而其中纷然不胜其忧矣故曰絶学无

忧若夫圣人未尝不学而以道爲主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至人无学我即

道也即我是道又何学也理畅无亏又何

忧也

达眞子曰凡学者学其所未至也未至其

道则心不能无累有累所以有忧也既至

其道则心无累无累所以无忧也道至於

无忧故无所用学焉是以言絶学无忧

叶梦得曰不学则道无所入见道则学无

所用

清源子刘骥曰方其爲学则日益闻见理

有所未穷意有所未得能无忧乎及其爲

道则日损无视无听损之又损以至於无

爲而无不爲则乐天知命故絶学无忧

黄茂材曰天地万物之理欲以一人之智

穷其所不可穷其忧多矣

林东曰舍本性而外求道别有所谓学皆

外也惟於絶学则无有忧者率性而自得

非学此又学彼之忧劳乎其心也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御注曰唯阿同声善恶一性小智自私离

而爲二达人大观本实非异

碧虚子陈景元曰唯者恭应也唯声低所

以爲恭爲礼阿者慢应也阿声高所以爲

慢爲野夫以名教言之则唯恭而阿慢以

理论之皆应声也今爲善者无近名名极

则害身爲恶者无近刑刑极则残生故善

之与恶非道之实乃外物耳既皆外物则

相去奚异哉古本作美之与恶如上章天

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已

颖滨苏辙曰学者溺於所闻而无以一之

则唯之爲恭阿之爲慢不可同日而言矣

而况善恶之相反乎夫惟圣人知万物同

出於性而皆成於妄如画马牛如刻虎彘

皆非其实泯焉无是非同异之辨敦知其

相去几何哉

刘泾曰庄子曰所美爲神奇所恶爲臭腐

神奇化爲臭腐臭腐复化爲神奇何则善

恶之间不能以寸近取诸身则唯应阿应

同出一声何以唯爲恭以阿爲慢善恶之

殊何异此乎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同爲应答何争

恭慢造善爲恶皆是劳心

达眞子曰唯阿者因其世薄而分之也善

恶者因其眞丧而别也方世之薄人生其

慢焉则以唯者爲恭阿者爲慢方眞之丧

则能修者爲善不修者爲恶然改阿爲唯

非不能也是不爲也故唯之与阿相去几

何改恶爲善者非不能也是不修也故善

之与恶相去何若

黄茂材曰庄子亦尝以臧谷亡羊发明此

理学者宜致思於善恶不到之处何物可

名若直以爲恶与爲善同是率天下而入

於恶非老子意

程大昌曰唯爲主善阿爲导谀

林东曰善与恶不翅霄壤今谓之相去何

若急欲恶人之复於善如唯阿之相去几

何也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御注曰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者道也

吉凶与民同患者事也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至人冥心妙道絶学

无忧虽忘善恶於胸中必顺唯阿於形外

既而身处人间世岂不修其德乎故唯阿

之礼不得不遵善恶之戒不可不畏其惟

藴道之深者乎

颍滨苏辙曰圣人均彼我一同异其心无

所复留然岂以是忽遗世法犯分乱理而

不顾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爲吾

亦爲之虽列於君臣父子之间行於礼乐

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异也其所以不

婴於物者其心而已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全身远害安得

谓之不畏

黄茂材曰人有所畏亦有所喜畏其所畏

而不喜其所可喜何也人之所畏乌可不

畏若其所喜吾亦从而喜之则是同於流

荒兮其未央哉

碧虚子陈景元曰央中也止也

临川王安石曰道之荒大而莫知畔岸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此老君处世之

时所睹之事也

达眞子曰如田之荒以其爲草所蔽人之

性爲物所蔽固不异此

叶梦得曰此非言之所能穷故曰荒兮其

未央哉

黄茂材曰荒如禽荒色荒之荒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碧虚子陈景元曰世人因学致僞逐境失

道眞仁静先生曹道冲曰心目所经外境

方盛

我独怕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五 恃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五 恃八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