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一

作品:道藏辑要|作者:用户68674337|分类:历史|更新:2025-07-10 12:07:00|字数:13216字

闻而至疑始玄之又玄可见於此所以爲

衆妙之门也欤

林东曰由徼以之妙本末一致表里相须

故同出而异名而皆谓之玄玄者如天之

正色言远而无极也所谓幽深微妙道法

自然者也东坡衆妙掌记以爲道一而已

安有衆耶又以既谓之妙虽衆可也此谓

衆妙之门

天下皆知章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恶已皆知善之爲善

斯不善已

御注曰道无异相孰爲美恶性本一致孰

爲善否世之所美者爲神奇所恶者爲臭

腐神奇复化爲臭腐臭腐复化爲神奇美

与恶奚辨昔之所是今或非之今之所弃

後或用之善与不善奚择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美善生於妄情凡人

以情之所好爲美而情之所恶爲恶纵己

妄情非恶而何以己之所是爲善而己之

所非爲不善纵己是非安有美乎夫圣人

岂无美善盖有而不矜同於无也不矜则

德全同无则害远德全害远美善尽矣

颍滨苏辙曰天下以形名言美恶其所谓

美且善者岂信美且善哉

陆佃曰美至於无美天下之眞美也善至

於无善天下之眞善也眞美斯离天下皆

知美之爲美眞善斯散天下皆知善之爲

刘泾曰妙名立则美善生矣徼名立则恶

不善生矣

叶梦得曰不有恶也夫孰爲美不有不善

也夫孰爲善美生於恶则美亦恶矣善生

於不善则善亦不善矣

清源子刘骥曰混沌未判万象同体二炁

既分物物爲对既谓之美纯朴已残必有

恶爲之对既谓之善则情性已离必有不

善爲之对

黄茂材曰天下之所谓美不足以爲美天

下之所谓善不足以爲善然则何以爲美

且善知乎此者可与入道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

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後之相随

御注曰大易未判万象同体两仪既生物

物爲对此六对者群变所交百虑所生殊

途所起世之人所以陷溺而不能自出者

也无动而生有有复归无故曰有无之相

生有涉险之难则知行地之易故曰难易

之相成长短之相形若尺寸是也高下之

相倾若山泽是也声举而响应故曰声音

之相和形动而影从故曰前後之相随阴

阳之运四时之行万物之理俄造而有倏

化而无其难也若有爲以经世其易也若

无爲而适己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天

之自高地之自下鼓宫而宫动鼔角而角

应春先而夏从长先而少从对待之境虽

皆道之所寓而去道也远矣

碧虚子陈景元曰此六事者因矜美善动

入有爲有爲既彰偏执斯起偏执则残贼

互生物失其性

涑水司马光曰凡事有形迹者必不可齐

不齐则争争则乱乱则穷故圣人不贵

颍滨苏辙曰彼不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

声音前後之相生相夺皆非其正也方且

自以爲长而有长於我者临之斯则短矣

方且自以爲前而有前於我者先之斯则

後矣

临川王安石曰有之与无难之与易高之

与下音之与声前之与後是皆不免有所

对唯能兼忘此六者则可以入神可以入

神则无对於天地之间矣

陆佃曰有无者以言乎其道难易者以言

乎其德长短者以言乎其体高下者以言

乎其位声音者以言乎其交感前後者以

言乎其终始此势之然也

刘泾曰得鹿者俄失之失马者俄得之得

失无端相生之类也水者不车陆者不舟

巧拙无端相成之类也冥陵朝菌寿夭无

端相形之类也王公乞人贵贱无端相倾

之类也梦饮酒者旦而哭泣哀乐无端相

和之类也婴孩少壮老耄死亡无端相随

之类也

清源子刘骥曰美或爲恶善或爲不善是

犹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

高下之相倾声音之相和前後之相随此

六对者可否相因终始反覆非天下之至

正也昔之所是今或非之今之所弃後或

用之经所谓正或爲奇善或爲妖

是以圣人处无爲之事行不言之教

御注曰处无爲之事庄子所谓无爲而用

天下也行不言之教易所谓以神道设教

而天下服也爲则有成亏言则有当愆曾

未免乎累岂圣人所以独立於万物之上

而物之所不能累欤

碧虚子陈景元曰无爲非拱默也谓圣人

美善都忘灭情复性自然民任其能物安

其分上下无扰故云处无爲之事理契言

忘故曰行不言之教

颍滨苏辙曰当事而爲无爲之之心当教

而言无言之之意夫是以岀於长短之度

离於先後之数非美非恶非善非不善而

天下何足以知之

王雱曰夫圣人无心以百姓心爲心虽事

而未尝涉爲之之迹虽教而未尝发言之

之意故事以之济教以之行而吾寂然未

始有言爲之累而天下亦因得以反常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道藏辑要》,方便以后阅读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一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道藏辑要道德眞经集注卷之一并对道藏辑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