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义,那你说我们的报刊该取什么名字?”
阿贞转头看向苏天义,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地问道。
“名字嘛……”
苏天义沉吟片刻,脑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随即说道:“不如就用‘星辰’来命名,怎么样?”
“星辰?”
阿贞有些不解。
苏天义解释道:“这代表着我们志在高远,目光如星辰般辽阔。”
“娱乐类的刊物可以叫《星辰娱乐周刊》,时事新闻类就叫《星辰时报》,每日新闻就称《星辰日报》,再比如《星辰赛马快报》、《星辰财经报》等等,都统一使用‘星辰’作为前缀。”
“以后还可以拓展其他板块,比如推出周刊、专业期刊也都沿用这个名称。”
“这样一来,我们‘星辰’这个品牌就能迅速建立起来。”
苏天义一边说,一边想到一个新的思路。
他看着阿贞继续说道:“也不必先从娱乐报切入市场,直接把所有类型的报刊同时推出。”
“这么多种类的星辰系报刊一起上市,一定会引起轰动。”
“阿义,这样的话,投入会不会太大?”
阿贞语气有些迟疑。
万一赔了,几百万就打水漂了。
按照苏天义的设想,要真正铺开摊子,光是外派记者就得几百甚至上千人。
再加上写稿的撰稿人、负责审稿的编辑、印刷人员等各个岗位,加起来至少需要千人以上。
按每人月薪平均两千来算,单是每月的人工成本就要两百万。
再加上办公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出,整体预算千万起步。
“不就是钱的事儿么。”
苏天义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一千万而已,不算什么。”
他现在每个月光是从走私生意里分到的利润就有两千万。
随着年底临近,走私的生意越来越火爆。
内地物资紧缺的情况太严重,他们运输的那些货物,也只是杯水车薪。
真正的巨额利润都被东南亚和港岛的大鳄们赚走了。
他和韩宾两人合起来占的市场份额可能连5%都不到,还属于边缘角色。
至于人力开支方面,一个月三百万绰绰有余。
最花钱的反而是初期的场地建设与设备购置。
但苏天义坚信,这份事业前景非常可观。
“那就这么办。”
苏天义凝视着阿贞,语气沉稳地说道:“回头你让阿敏去联系义慧,让她在铜锣湾那边租一栋写字楼。”
将公司设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苏天义心里更有底。
其他帮派要是想动手,也得掂量一下,有没有胆子踏进铜锣湾。
“嗯。”
阿贞轻轻点头。
就在这时,何敏推开门走了进来。
“大家都在啊。”
她一进门,看到苏天义、李欣欣和乐慧贞三人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脸上立刻浮现出笑容。
“阿敏,你回来了。”
苏天义开口说道。
何敏把包放下,挂在门口,换了拖鞋,走到了沙发旁。
“你们在聊什么呀?”
她带着几分好奇问道。
自从那次美丽的误会之后,苏天义就把她带回了家。
而她与阿Ann完全不同。
“我们刚刚在谈报纸的事……”
乐慧贞随即把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向何敏讲述了一遍。
“这真是个好消息。”
何敏听后,眼睛一亮,满脸欣喜地说。
特别是听到苏天义的想法后。
“太好了,阿敏你明天让义慧过来一趟,帮我把公司注册下来,顺便我再招些人手。”
乐慧贞对何敏说道。
“没问题。”
何敏爽快地答应了,接着对乐慧贞说:
“这样吧,我让悭妹和海潮先过去帮你一段时间,等你那边走上正轨,再让她们回来。”
“真的吗?那太好了。”
乐慧贞一听,脸上顿时洋溢起喜悦的笑容。
反正熊猫集团这边也没太多事务,主要就是做贴牌加工。
把货送进厂房,贴上标签再运出去,流程简单,别的都不用操心。
正好可以让悭妹和海潮去帮帮她。
“悭妹?海潮?”
苏天义听了这两个名字,露出疑惑的神情,望向何敏。
“阿义,我还没跟你说过……”
何敏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提起过这两人,便解释了一下。
原来,这两个人正是之前余义慧向苏天义汇报过的女员工。
何敏接手熊猫公司之后,观察过她们,做事认真踏实,不懂就问,学习很积极。
‘这不是小犹太吗?’苏天义心中一动。
喜欢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港片:主角光环?先拿你浩南开刀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