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
解析:“累尘”:“累”有累积、层层叠加之意,“尘”在佛教里常代表尘世的烦恼、业障,“累尘”表示人们的心灵被尘世的种种烦恼一层一层地覆盖。“曾未极”:“曾”在这里加强语气,“未极”指没有尽头,形容尘世烦恼的繁多与无尽。“心树”:是佛教用语,比喻人的内心世界,如同树木一样,有根有干,象征着人的思想、情感和意识等。“岂能筹”:“岂”为反问词,加强语气,“筹”有筹划、谋划之意,“岂能筹”表示面对纷繁复杂的尘世烦恼,仅凭个人内心的力量难以找到解脱的办法。此联深入剖析了人们在尘世中的困境。前一句表明尘世的烦恼如尘埃般无穷无尽地累积在人们的心灵之上,给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后一句则指出,面对如此繁多的烦恼,人的内心即便努力思索,也难以找到解脱之策。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尘世烦恼面前的无奈与无力,进一步强调了寻求佛法解脱的必要性。
4. 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
解析:“情埃”:“情”指世俗的情感,“埃”指尘埃,“情埃”即因世俗情感而产生的烦恼尘埃。“何用洗”:提出疑问,即该用什么来洗净这些烦恼尘埃。“正水”:“正”代表正确、纯正,这里指佛法,“水”寓意着佛法具有洗净心灵污垢的功能。“清流”:清澈的水流,形象地比喻佛法如清澈的流水般纯净,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埃。这两句诗以设问自答的方式,为前文所阐述的尘世烦恼困境提供了解决办法。前句提出如何洗净因世俗情感带来的烦恼尘埃这一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后句则明确给出答案,指出只有佛法(正水),这股纯净的清流,才能洗净心灵的污垢,使心灵得到净化。此联直接点明主旨,强调佛法在解脱尘世烦恼、净化心灵方面的重要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坚定信仰。
……
句译:
1. 天长命自短,世促道悠悠:天地长久无尽,人的生命却短暂易逝;人生在世时光短促,而佛法之道悠远漫长。
2. 禅衢阔远驾,爱海乱轻舟:通往佛法的大道宽阔,可供修行者驾车远行;世俗爱欲的海洋波涛汹涌,让如轻舟般的世人迷失方向。
3. 累尘曾未极,心树岂能筹:尘世的烦恼如尘埃层层累积,似乎没有尽头;仅靠内心的思索,难以筹划出解脱烦恼的办法。
4. 情埃何用洗,正水有清流:因世俗情感产生的尘埃烦恼,该用什么清洗?唯有佛法如清澈流水,能洗净心灵尘垢。
……
全译:
天地长久无尽,而人的生命却短暂易逝;人生在世时光短促,可佛法之道却悠远漫长。
通往佛法禅境的道路宽广,可供修行者驾车远行;世俗爱欲的海洋波涛汹涌,会让如轻舟般的世人迷失方向。
尘世的烦恼如尘埃层层累积,似乎没有尽头;仅靠内心的力量,难以筹划出解脱烦恼的办法。
因世俗情感产生的烦恼尘埃,要用什么来清洗呢?唯有佛法如清澈的流水,能够洗净心灵的尘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