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王融《永明乐十首?其七》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2 09:34:12|字数:4900字

永明乐十首?其七

王融

楚望倾渑涤,日馆仰銮铃。

已曦五云发,方照两河清。

……

赏析:

《永明乐十首》是王融歌颂南齐永明年间太平盛世的组诗,此篇《永明乐十首·其七》通过对宏大景象、帝王威严及祥瑞之象的描绘,表达对国家繁荣、政治清明的歌颂。

一、地域与政治意象交织

1. 楚望倾渑涤: “楚望”点明地域,楚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以“楚望”开篇,赋予诗歌宏大的空间感。“倾渑涤”运用夸张手法,以渑水倾倒、涤荡的意象,极言楚地风光的雄浑壮阔。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可能暗示楚地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其壮阔景象如同能改变河流走向,展现出地域的影响力,为后文对国家整体的歌颂做铺垫。

2. 日馆仰銮铃: “日馆”意象高远,既可能指太阳居所,营造神秘、宏大氛围,又可象征皇家馆舍,凸显皇家威严。“仰銮铃”描绘人们仰望帝王车驾銮铃的场景,将目光从广阔地域聚焦于帝王,体现对帝王权威的尊崇。在古代,帝王象征国家权力核心,此句暗示国家统治有序,百姓对帝王敬仰,反映永明年间政治稳定,帝王统治深入人心。

二、祥瑞意象与政治寓意

1. 已曦五云发: “五云”即五色祥云,在传统文化中是祥瑞象征,常与太平盛世、国运昌盛相联系。“已曦”描绘祥云明亮散发的状态,寓意祥瑞降临。这一意象暗示永明年间国家繁荣,上天降瑞,是对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赞美,表达诗人对国家美好前景的祝福,同时也体现古人“君权神授”观念,暗示帝王统治顺应天命。

2. 方照两河清: “两河”若指黄河与洛河,它们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意义重大,是华夏文明发祥地。“方照”描绘阳光照耀,“清”形容河水清澈,象征政治清明。阳光照耀两河,寓意国家核心区域受祥瑞恩泽,政治环境纯净。此句进一步强调永明年间国家治理良好,社会安定,如同清澈河水,源远流长,表达对国家政治清明、长治久安的歌颂。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宏大,层次分明:诗中“楚望”“日馆”“五云”“两河”等意象宏大壮阔,从地域风光到皇家威严,再到祥瑞之象与政治清明,层次清晰。先以自然景观展现地域广阔,再引入帝王元素凸显统治权威,最后用祥瑞与清澈河水表达对国家繁荣安定的歌颂,逐步递进,结构严谨,构建出宏大且有序的艺术境界。

2. 象征隐喻,内涵丰富:运用象征隐喻手法,“五云”象征祥瑞,“两河清”隐喻政治清明,使诗歌内涵丰富。这些意象不仅描绘美好景象,更蕴含深刻政治寓意,表达诗人对永明年间国家全方位繁荣的赞美,引发读者对国家昌盛的联想与共鸣,展现高超艺术表现力。

……

解析:

1. 楚望倾渑涤

- 字词详解:

- “楚望”:在古代,“望”常指有名望的地方或山川,“楚望”即楚地的山川名胜,指代楚地引人瞩目的壮丽景色或重要区域。这里的“楚”涵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致地域范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倾”:本意是倾倒、倾斜,在这里可理解为一种夸张的表述,有倾尽、使……倾倒之意,给人以强烈的动态感。

- “渑”:通常指渑水,是古代一条有名的河流。

- “涤”:有洗涤、荡涤的意思,强调一种清洁、净化的动作。

- 诗意解读:此句描绘出楚地的壮丽山川或胜景,其气势磅礴,仿佛能让渑水为之倾倒、涤荡。通过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楚地风光的雄浑壮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冲击,展现出楚地在自然景观上的非凡魅力与震撼力,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磅礴大气。

2. 日馆仰銮铃

- 字词详解:

- “日馆”:字面意思是太阳栖息的馆舍,在古代文学意象中,常被用来象征高远之地,也有可能指代皇家宫殿、馆舍,寓意着尊贵、威严和权力的中心。

- “仰”:表示抬头向上看,体现出一种仰望、崇敬的姿态。

- “銮铃”:指挂在帝王车驾上的铃铛,銮驾是帝王出行时的车马仪仗,銮铃的声音代表着帝王的到来,象征着帝王的尊贵身份和至高无上的权威。

- 诗意解读:这句诗描绘出人们在某个地方,仰望来自高远之处(或皇家宫殿方向)帝王车驾上銮铃的情景。通过“仰”字,生动地表现出人们对帝王的敬畏与尊崇之情,同时也烘托出帝王出行时的庄重、肃穆和威严气势,暗示着帝王在国家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统治的权威性。

3. 已曦五云发

- 字词详解:

- “已”:已经,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

- “曦”:本意是晒干,在这里可引申为明亮、散开之意,描绘出一种光芒四射、云气舒展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536章 王融《永明乐十首?其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536章 王融《永明乐十首?其七》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