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
- 解析:“旌旗散容裔”着重描绘了船上旌旗的状态。“旌旗”是船上的标志物,代表着出游队伍的气势。“散”字表现出旌旗在风中随意飘动、舒展的样子,“容裔”一词则进一步强调旌旗飘动时从容、舒展、优美的姿态,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且富有韵律感的视觉感受,充分彰显出出游队伍的威严与气派。“箫管吹参差”从听觉角度入手,“箫管”是古代的吹奏乐器,它们共同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参差”描绘出箫管吹奏出的乐音高低不齐、错落有致,这种不规整反而营造出一种悠扬婉转、和谐动听的音乐效果,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美妙的旋律在空气中回荡,与旌旗飘动的视觉场景相呼应,全方位地展现出泛舟昆明池时热闹、欢快的氛围,突出了游乐活动的愉悦与精彩。
4.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 解析:“日晚”明确了时间的推移,随着太阳逐渐西下,天色渐晚,暗示着一天的游乐即将结束。“厌遵渚”的“厌”字,传达出诗人对沿着水边漫步这一行为产生了厌倦情绪。在经历了一整天的游玩后,诗人的心境发生了变化,从最初享受游乐的状态,逐渐转向内心的思索与疲惫。“采菱赠清漪”,“采菱”这一动作看似简单,实则富有深意。菱角生长在水中,与水有着紧密的联系。诗人采摘菱角,然后将其赠与“清漪”,即清澈的水波,这一行为可以理解为诗人试图与自然进行情感交流,在逐渐宁静的氛围中,试图通过与自然的互动来寄托内心复杂的情感,也许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许是对繁华过后的思考,为下文情感的进一步升华埋下伏笔。
5.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 解析:“百年如流水”是诗人由一天的游乐经历以及时间的流逝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深刻感慨。“百年”指代人的一生,诗人将人生比作流水,形象地表达出人生短暂且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如同流水一般匆匆流逝,不可逆转。这种对人生的比喻,既包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有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惋惜之情。“寸心宁共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寸心”指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绪,“宁共知”表达出一种疑问与无奈,意思是自己内心的这些复杂情感,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和知晓呢?此句将诗歌的情感从对一天游乐生活的描述,升华到对整个人生的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为深沉、厚重的内涵,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情感共鸣的思考。
……
句译:
1. 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
像玉石一样莹润的露水,轻轻沾湿了翠绿的叶片;秋风飒飒吹过,在素净的树枝间发出鸣响。
2. 罢游平乐苑,泛鹢昆明池:
结束了在平乐苑的游玩,转而乘坐绘有鹢鸟图案的船只,在昆明池中泛舟。
3. 旌旗散容裔,箫管吹参差:
船上的旌旗随风舒卷,姿态优美;箫管吹奏出的乐音,高低错落,悠扬婉转。
4. 日晚厌遵渚,采菱赠清漪:
天色渐晚,渐渐厌倦了沿着水边漫步,于是采来菱角,投赠给清澈的水波。
5. 百年如流水,寸心宁共知:
人生百年时光,就如同流水般匆匆逝去;而我内心的情感,又有谁能够真正知晓呢?
……
全译:
晶莹似玉的秋露,悄然沾湿翠绿的树叶,秋风轻轻拂过,在素净的树枝间沙沙作响。
在平乐苑尽兴游玩后,登上画有鹢鸟的船,在昆明池中悠然泛舟。
船上旌旗随风飘扬,姿态舒展从容,箫管齐鸣,乐音高低错落,婉转悠扬。
天色渐晚,我已厌倦沿着水边漫步,采下菱角,轻轻赠予那清澈的涟漪。
人生百年犹如流水般匆匆而逝,我内心的情感又有谁能够真正知晓呢?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