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谢朓《隋王鼓吹曲?登山曲》

作品:诗词一万首|作者:咸鱼耀祖|分类:其他|更新:2025-07-10 08:35:15|字数:6926字

2.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 解析:“风荡”描绘出微风轻轻吹拂的状态,在这微风的吹拂下,“飘莺乱”,黄莺被风吹得在空中四处飘飞,“乱”字不仅写出黄莺飞行轨迹的凌乱,更从侧面表现出风的轻柔与灵动,同时,黄莺的纷飞鸣叫也打破了山林的宁静,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与生机活力,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黄莺清脆的啼鸣声在山林间回荡。“云行”写云朵在空中缓缓移动,“芳树低”形象地描绘出云朵似乎因留恋树木的芬芳,而低低地飘浮在芳树之上,将云与树的位置关系生动呈现,营造出一种云树相依的美妙意境,给人以轻柔、梦幻之感。此句通过风、莺、云、树等自然元素的组合,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使整个画面更加鲜活生动,全方位地展现出春日山林的活泼与灵动。

3.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 解析:“暮春”明确指出诗歌所描绘的时节是春季将尽之时,暮春时节,春色正浓,却也暗示着春天即将逝去,为诗歌增添了一丝淡淡的时光流逝之感。“春服美”描绘人们身着适合春天的漂亮服饰,一方面体现出暮春时节气候宜人,人们可以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穿着美丽的春服,更增添了出游的兴致。“游驾”表明诗人或众人驾车出游,“凌丹梯”中“凌”有攀登之意,“丹梯”原指红色的台阶,这里指代蜿蜒曲折、如丹般色彩鲜艳的山路,形象地描绘出人们驾车沿着山路缓缓攀登的情景,引出下文登山所见之景,将叙事与写景自然衔接,流畅地推动诗歌的发展。

4. 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 解析:“升峤既小鲁”运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典故,这里诗人登上“峤”(尖而高的山),产生了如同孔子登泰山俯瞰鲁国般的感受,即觉得鲁国变得渺小。此句借典故表达出诗人登高望远时,视野得到极大拓展,心境也随之开阔,有一种超脱尘世、俯瞰万物的豪迈之感。然而,紧接着“登峦且怅齐”,在这种登高的开阔心境中,诗人却又生出惆怅之情。“怅齐”的“齐”可能指代齐国,也可能是一种泛指,表达在登高之际,面对广阔的天地,联想到历史兴衰、时光流转,即使曾经强大如齐国,如今也成过往,从而引发对时光易逝、万物变迁的感慨与惆怅,使诗歌的情感从单纯的登高喜悦转入深沉的思考与喟叹,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5.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 解析:“王孙”在古代诗词中常指代贵族子弟,这里也可理解为诗人自指或泛指出游之人。“游衍”意思是纵情游乐、徘徊留连,表明诗人或众人在这美好的暮春时节尽情享受游乐的时光,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蕙草正萋萋”描绘出蕙草生长得极为茂盛的样子,“萋萋”一词生动地表现出蕙草的繁茂与生机。在这暮春时节,蕙草蓬勃生长,然而春天却即将过去,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以“王孙尚游衍”的游乐与“蕙草正萋萋”的繁茂之景,与内心因时光流逝而生的惆怅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使诗歌的情感在结尾处得到升华,给读者留下悠长的回味与思考空间。

……

句译:

1. 天明开秀崿,澜光媚碧堤:

天亮后,秀丽的山崖在晨光中展现,江水波光粼粼,温柔地映照着碧绿的堤岸。

2. 风荡飘莺乱,云行芳树低:

微风轻拂,黄莺在空中纷乱地飘飞,云朵在芬芳的树木上方缓缓移动,仿佛低低地挨着树梢。

3. 暮春春服美,游驾凌丹梯:

暮春时节,人们穿着漂亮的春装,驾车沿着蜿蜒如丹的山路缓缓攀登。

4. 升峤既小鲁,登峦且怅齐:

登上高山,就像孔子登泰山后觉得鲁国变小了一样;站在山峦之上,不禁因时光变迁、万物兴衰而生出惆怅,就如同联想到曾经的齐国也已成为历史。

5. 王孙尚游衍,蕙草正萋萋:

贵族子弟(或我等游人)仍在尽情游乐徘徊,而蕙草正长得十分茂盛。

……

全译:

天亮了,阳光照亮了秀丽的山崖,江水波光粼粼,温柔地映照在碧绿的堤岸上。

微风轻拂,黄莺被吹得在空中纷乱地飞舞,云朵在芬芳的树木上方缓缓移动,仿佛低低地挨着树梢。

暮春时节,人们穿上了华美的春装,驾车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攀登。

登上高山,就像孔子登上东山后觉得鲁国变小了一样;站在山峦之上,不禁因时光变迁、万物兴衰而产生惆怅,就如联想到曾经强大的齐国也已成为历史。

贵族子弟(或游人)还在尽情地游乐徘徊,而蕙草正长得十分茂盛。

喜欢诗词一万首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诗词一万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诗词一万首》,方便以后阅读诗词一万首第409章 谢朓《隋王鼓吹曲?登山曲》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诗词一万首第409章 谢朓《隋王鼓吹曲?登山曲》并对诗词一万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